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4-08-19
劉家堡村 記者 程婧 攝
河峪村? 資料圖
榆社縣河峪村:
“土里掘金”抓特色 多元產業奔小康
初秋時節,走進榆社縣河峪鄉河峪村,綠油油的玉米地與沉甸甸的谷穗交相輝映,大棚里的蔬菜被一車車拉走,構成一幅多彩的豐收圖。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中,河峪村立足村情實際,積極謀劃,圍繞土地大做文章,為村民鋪就一條幸福之路。
在我市,晚飯喝口稀飯是大家的常態,因此,不少人都吃過“河峪小米”。榆社縣河峪小米專業合作社及山西五福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以“河峪小米”為龍頭產品,引領當地農民科學種植,精心管理,使得當地出產的小米無論從品相還是口感上,都不斷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果,成為三晉大地一張靚麗的名片。在河峪小米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河峪村規模發展谷子340畝,推動“河峪小米”品牌建設,發動群眾種植46.8畝富硒谷子、38.3畝大豆,累計帶動37戶、106人增收。該村還在種植傳統玉米的基礎上,探索“糯玉米”特色產業,規模種植700畝,累計帶動160余戶村民增收。另外,該村發展蔬菜大棚50余畝、苗圃基地100余畝。此外,河峪村積極發展特色養蜂產業,共產出200余箱優質蜂蜜;響應縣鄉“肉牛倍增”計劃,發展規模養殖業,2023年新建莊前、后河、馬家峪3處繁殖母牛養殖基地共4150平方米,投資約850萬元。
人居環境直接關系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來,該村聚焦交通沿線、村莊街巷、農戶庭院、田間地頭等重點區域,通過“拆、清、整、綠、建”五措并舉,徹底治理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扔亂倒等突出問題。將全村劃分為10 個責任區,黨員干部帶頭行動,發動群眾全面參與,動用鏟車30臺(次)、用工200余人(次),對大街小巷進行全面清理整治,累計拆除占街道路籬笆1000余米,清理水渠2000余米,整治房前屋后亂堆亂占亂放60余處,清理路邊雜草堆100余處,拆除廣告牌、小廣告等80余處,拆除塌方斷壁30多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持續推進 “廁所革命”專項行動,投資約90萬元,戶廁普及率達100%;完成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新建污水檢查井160座。今年,該村積極爭取到省發改委“360個精品示范村”項目,覆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四個方面,目前該項目已批復立項,正在進一步細化設計,預計10 月底可完工。
在鄉村振興發展中,河峪村始終把群眾的需求放在首位。從飲水安全到夜間出行,從購物便利到養老服務,一樁樁、一件件民生實事在該村落地生根,太陽能路燈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扶貧超市豐富了生活的色彩,居家養老服務驛站讓老年人樂享晚年,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攀升。
“我們還規劃了菊花加工車間、電商物流中轉倉庫等項目,目前正在推進中。一個個產業項目,將為河峪村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無限可能?!?該村黨支部書記楊建剛滿懷信心地說。
(記者 閆淑娟 見習記者 崔慧文)
劉家堡村
祁縣劉家堡村:
特色文旅引客來 振興鄉村笑顏開
踏入祁縣昭馀鎮劉家堡村,一幅動人的發展畫卷在眼前徐徐鋪展。街頭巷尾,清風拂面,溪流潺潺,滿目皆是翠綠。
今年以來,劉家堡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引領作用,有力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探索出契合本村實際的發展道路。
曾經,劉家堡村的環境狀況不盡如人意?!斑^去啊,村里衛生差、環境亂?!贝迕駛兓貞浲?,忍不住感慨。 如今,劉家堡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健康鄉村建設,先后出動機械 10 臺(次),組織黨員群眾 50 余人(次)參與環境的維護和清掃。同時,按街道細劃網格,把環境衛生分片分組包干責任到人,全方位開展農村環境衛生大整治行動。劉家堡村村委會委員魏玉娟說:“我們對村里亂堆、亂放進行了集中清理,還大力開展環境衛生宣傳工作,村民們的環境衛生意識有了顯著提高,都自覺把房前屋后清理得干干凈凈,村容村貌有了極大改善?!?/p>
隨著文旅市場的不斷升溫,劉家堡村因地制宜,推進業態融合。積極推進“旅游+”,發展休閑游、鄉村研學游等新業態,讓更多群眾吃“生態飯”、發“旅游財”。不少村民利用文化旅游資源,把自家房屋改造成風格各異的民宿。 農家樂員工趙秀麗說:“我們借著劉家堡村文旅融合發展的東風,開了這家農家樂,主要經營粵菜,生意很不錯,希望劉家堡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們的生意越來越紅火?!?/p>
在劉家堡村,有一家鄉村民俗格外引人注目,建筑外墻上的巨幅水墨彩繪、3D 立體屏幕,仿佛將劉家堡的美麗風景從墻上帶到了現實。 該村黨支部書記王繼強說:“劉家堡村借助緊鄰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以及王維水墨小鎮在此建設的優勢,投資 3700 萬元建設王維文化創意產業園,王維主題館、少年科學院、水墨鄉村酒店相繼投入使用,王維水墨小鎮與劉家堡村相互依托、共同發力?!?劉家堡村依托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制定鄉村旅游精品路線,引進水墨詩詞文化創意公司,打造王維故里文化品牌,創建“文旅+”三產融合的新型農業復合型生態新格局,實現了劉家堡村風貌的華麗蛻變。
王繼強說:“劉家堡村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找準目標定位,大力推進文旅融合的產業發展模式。接下來,我們將依托王維美術館、王維詩苑、科普館等載體,全面發展鄉村旅游,努力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持續帶動農民增收?!?劉家堡村依托自身優勢,讓田園變公園、讓鄉村變景區、讓資源變資產,有效促進農民增收,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推動“千萬工程”向縱深發展。
(記者 馬永紅)
策劃:路麗華
統籌:史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