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日報網時間:2024-08-15
《中國日報》8月10日第五版截圖
太陽能、風能資源促進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
山西曾是煤炭開采的代名詞,被稱為 “煤炭大省”,但如今,山西省已躋身中國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領導者行列,在發展光伏發電、推動綠色轉型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位于中國北部的山西省地處黃土高原,擁有充足的光伏資源和大片可以重新利用的土地,包括以前的煤礦開采地,其中許多已被重新用來建設大型光伏發電場。因此與其他省份相比,山西在發展光伏產業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是一家專注于全球能源行業的商業咨詢公司,其負責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研究的副總裁朱一聰(音譯)說,雖然山西長期以來一直以煤炭儲量、火力發電而聞名,但也擁有風能和光伏資源,這些資源是可再生能源開發的基礎。
她說:“在過去十年中,山西的風能和太陽能在總裝機容量中的份額從2013年的6%增長到2023年的38%以上,我們預計到2026年,這個數字將會進一步增長到52%?!?/p>
睿咨得能源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山西投入運營的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達800萬千瓦。為了實現目標,該公司預計,今年山西省將投產900萬千瓦的光伏新增裝機容量,而明年將投產1100萬千瓦。
根據山西省能源局提供數據: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電裝機6448.9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的比例達到47.2%。
當前,為實現到2025年光伏產業鏈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的目標,山西省加快發展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等產業鏈生態體系,推動山西省光伏產業邁向價值鏈高端。
在《山西省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中,設定了到2025年底累計風電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左右、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000萬千瓦左右的目標,堅定了山西省向更清潔的電力結構邁進的決心。
山西省一些發達的能源基礎設施最初是為支持煤炭工業而建設的,經改造和擴建后,以整合光伏發電。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說,現有的電網為光伏的分配和傳輸提供了便利。山西已建立的工業基礎,包括能源密集型產業,為當地生產的光伏發電提供了現成的市場。
據林伯強介紹,當地政府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提供補貼、稅收減免和簡化許可等激勵措施,鼓勵光伏項目投資。
作為一個曾重度依賴煤炭的省份,山西正在努力實現能源轉型和經濟多元化。林伯強說,發展光伏為向更可持續、更少污染的能源轉變提供了機會,創造了新的經濟機遇。
他認為,在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的情況下,山西完全有能力引領光伏發展,為其經濟轉型做出貢獻,并引領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實現更廣闊的目標。
作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頭羊和光伏制造企業,山西省晉中市的晉能清潔能源科技公司走在了能源轉型的前列。
晉能清潔能源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廖繼成說:“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晉能科技的產品本身就是綠色資源。公司堅持技術創新引領產業進步,通過科技賦能綠色低碳,持續創新提升光伏組件效率,持續提升產品質量,為新型能源體系提供高效、可靠的光伏產品,成就能源綠色轉型?!?/p>
他說,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晉能一直在利用全球渠道擴大影響力,通過其廣闊的國際銷售網絡,從項目開發的早期階段就與海外客戶進行合作,為其提供技術指導。
廖繼成表示,出口曾經占公司總銷售額的50%。雖然由于國內市場的蓬勃發展,這一數字最近已下降到10-15%左右,但海外銷售仍在繼續增長,特別是在東南亞和印度。公司目前還在積極開發能源需求旺盛的中東和非洲市場。
廖繼成說,盡管競爭激烈,但全球光伏市場依然強勁,因為能源轉型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全球光伏產業的增長潛力依然巨大。報告預測顯示,到2050年,太陽能將占全球能源的59%。光伏產業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們對未來依然保持樂觀。
隨著山西從煤炭向光伏轉型,山西為中國其他地區樹立了榜樣,展示了對可持續和更綠色未來的承諾。
林伯強表示,盡管山西省在光伏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但在從煤炭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從經濟轉型到技術和基礎設施發展等方面的挑戰。向光伏過渡需要大量投資和地方經濟結構調整,這可能是一個緩慢而復雜的過程。
另一方面,發展全面的光伏產業需要先進的技術和基礎設施,而將光伏發電并入現有電網也會帶來技術挑戰,尤其是在保持電網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
林伯強補充說,雖然這條道路并不平坦,但山西的轉型是中國為實現氣候目標和減少碳排放所做的廣泛努力的一部分。通過投資可再生能源,山西不僅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做出了貢獻,而且還為地區創造了新的經濟機遇和就業機會。
隨著山西光伏產業能力的不斷發展,它為其他希望從傳統化石燃料過渡到可持續能源的地區樹立了榜樣。林伯強說,從依賴煤炭到光伏強省,這一發展歷程反映了山西省在面對環境和經濟挑戰時創新和進步的潛力。 (記者 鄭欣 朱興鑫 編譯 孫玖龍 王娟|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
原文見2024年8月10日《中國日報》第五版英文鏈接:
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08/10/WS66b6a1e9a3104e74fddb95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