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客戶端時間:2024-08-06
從地處塞北黃土高原的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上空俯瞰,一片片深藍色的電池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一排排風機在藍天白云下隨風運轉,一座座新開工的新能源項目建設工地激戰正酣……。近年來,左云縣立足當地優勢和資源,通過技術引領、機制創新,充分利用風、光等資源,把能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提升了資源與能源有效組合效益。
清潔能源產業風生水起
碧空如洗,白云如絮,令人神清氣爽。無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還是到左云旅游觀光的旅客,都愜意地享受著這里的藍天白云,清新空氣。
左云縣地處塞北黃土高原,以海拔較高的五路山、尖口山、老虎山三大山系為中心,具有獨特的風力資源優勢,為加快風電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豐富的風能資源,美好的發展藍圖,吸引了國內眾多的風電企業“聞風而動”,紛紛加入了對左云風電項目的布局。近年來,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五路山風力發電項目,總容量達50萬千瓦,華陽智慧有限公司小京莊風力發電項目,容量達25萬千瓦。目前,正在積極推動晉能控股晉北能源有限公司5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落地并網,加快推進能科100兆瓦光伏發電+10%儲能項目及高家窯3萬千瓦光伏、大夏4.9萬千瓦分散式風電和鄉村振興產業園綠色能源循環光伏一體化項目建設,到年底新能源總裝機容量將突破100萬千瓦,使左云成為百千瓦級新能源基地。
光伏發電造福千家萬戶
一塊塊亮晶晶的光伏板整齊地排列在架子上,在陽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這是記者在店灣鎮看到的一幕。
“這些山頭下全是采煤沉陷區,山上土地瘠薄,所以也就成了荒地”。在光伏發電站工作的村民老賈對記者說,自從鎮里建起了光伏發電站,附近七八個村荒了十幾年的山頭現在變成了“金山”。老賈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建光伏站時,他將家里的30多畝土地流轉了出去,每年可獲得土地流轉金7000多元,加上他在光伏電站工作每月收入的2000元,一年下來,可收入3萬多塊錢。店灣鎮的光伏產業,只是該縣開發利用清潔能源的一個縮影。
左云縣有著優質的光照資源,全年光伏發電有效時間達1600多小時,且荒山荒坡廣闊,發展光伏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該縣把光伏產業作為有效鞏固銜接的“陽光工程”來抓,走出了一條“一次投資、循環發展、長期受益”的新路子。
“我們家安裝了15.7千瓦的光伏發電板,你可別小看這一塊塊藍板板,這幾年可沒少給咱掙錢呢,今年上半年我又收入將近3000元,真是人在家中坐,錢從天上來啊。”鵲兒山鎮青疙瘩村村民于羅成激動地對記者說。
在發展光伏產業過程中,近年來,該縣財政累計補貼資金2000多萬元。同時,全縣8家光伏、風電企業共租賃小京莊鄉、店灣鎮等5個鄉鎮40個村的3萬多畝荒山荒坡,穩定增加了村集體收入。
新能源產業鏈條不斷延伸
該縣緊緊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創新招商引資方式,積極謀劃“風光火儲、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項目,支撐新能源產業發展。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性能好、綠色環保的高端項目紛紛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并助推清潔能源產業不斷提質增效,目前,耀邦環境裝備、長春興煤矸石綜合利用、國合太陽能薄膜電池等一大批新興項目投產達效或正在緊張推進和建設中。
左云縣在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同時,還注重新材料制造產業的培育和引進,魯藝機械、億城煤基制等一批項目落地開工,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生態。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全縣共引進簽約項目16個,簽約金額達65.75億元,新開工項目4個,投資額3.1億元。
耀邦環境裝備制造項目是左云縣招商引資中入住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是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可生產具備國內領先水平的新能源環衛車輛、垃圾收轉運車輛、道路清掃保潔車輛等產品。企業近日下線的YBH180TWQD6、YBH5180QXDFBEV兩款道路清污、純電動灑水車,成為新能源先進制造業賽道上一道靚麗的風景。企業占地14.5平方米,年生產各類環衛車輛與裝備可達7400臺/套。項目投產達效以來,3條生產線加足馬力生產,除滿足國內市場外,還銷往歐美日韓等國,產值5億元以上,解決了當地120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