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08-05
今年以來,榆社縣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當好“引路人”,培育成長沃土。榆社縣圍繞“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樣、職業教育擴容提質”的總要求,多措并舉建設教育現代化先行區。提升質效,促進全面發展。將“五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分類設計制定教育評價改革專項實施方案,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深化教師“縣管校聘”和校長職級制改革,全面加強與“當代好課堂”、北京新學道合作,引進高水平專家團隊和優質教育資源,助推各級各類學生全面發展。家校聯動,做好言傳身教。堅持強化師德師風建設,以思政課為陣地,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持續培育“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引導家長發揮榜樣和示范作用,傳承好家風、涵養好家教、建設好家庭,給少年兒童講好“第一課”。強化基礎,改善教學環境。持續推進標準化學校建設,完善文體、食宿等功能配套。
當好“守護人”,織密成長防線。榆社縣積極推動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司法保護等全面融合,織密織牢未成年人保護網。加強法治教育。遴選71名公檢法司等部門優秀人員擔任法治副校長,全面推進“法治進校園”工作。強化安全教育。嚴格落實“一月一主題”“1530”等安全教育制度要求,利用主題班會、師生大會、安全課、思政課等活動,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防溺水、食品、消防等安全教育,提高少年兒童的應急意識和避險自覺。強化社會保護。堅持警校聯動,采取“定崗、定人、定時、定責”等措施,嚴格落實“護學崗”制度;積極開展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宣傳教育工作,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形成健康的上網習慣。
當好“筑夢人”,點亮成長燈塔。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榆社縣著力打通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生活壁壘,利用豐富的人文、自然、科技、勞動等資源,建設“社會大課堂”。提升研學質量。聚焦行與學統一、研與學統一、教與學統一,積極組織開展研學活動,讓少年兒童在研學中多樣化、多渠道、多方面增長知識。豐富社會教育。充分挖掘和持續用好歷史文化資源,探索打造各類教育實踐基地,積極組織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端午節社教活動等教育實踐活動。做好文化傳承。依托博物館、“三塊石”公園等,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活動,引導少年兒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讓文化自信在少年兒童的心中生根發芽。
王迎波 程煜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