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市統計局發布2024年晉中經濟“半年報”: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12.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5.9億元,同比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466億元,同比增長3.5%;第三產業增加值400.3億元,同比增長1.3%。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經濟持續下行壓力,今年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各項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錨定市委“156”戰略舉措,直面挑戰勇向前,主動作為謀出路,在轉型升級、開放創新、招引上項、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態勢。
看生產 增勢良好強基礎
上半年,我市農業生產平穩增長,工業生產回升向好,主要行業增勢良好。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1至6月,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包括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增加值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4%。全市生豬、牛、羊出欄分別為88.7萬頭、6.5萬頭、36.6萬只,分別同比增長7.8%、5.1%、5.5%,出欄加快帶動畜牧業產值達41.4億元,增長6.4%。豬肉、牛肉、羊肉、禽肉合計產量12.7萬噸,同比增長7.6%。農作物產量穩定增長,全市蔬菜及食用菌產量38萬噸,同比增長3.5%;園林水果產量0.4萬噸,增長7.3%;瓜果類產量0.8萬噸,增長1%。
工業是穩定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增速高于一季度4.4個百分點、達年內最高。采礦業、制造業和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三大門類同步提升;非煤行業持續發力,增長6.3%,對全市規上工業的貢獻率達63.6%;單月增速逐月加快,6月增速實現兩位數增長、達12.9%;九大主要行業中,八個行業實現增長,其中化學行業和電力行業分別增長11.3%和10.2%。白酒、日用玻璃制品、中成藥、鐵合金、合成氨、液壓元件、化肥等部分產品產量保持增長。
看消費 持續恢復強引擎
消費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在大眾消費持續升溫、文旅市場熱度不減、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的加持下,上半年,我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增速高于一季度0.7個百分點;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49.3億元,同比增長2.3%。
今年以來,我市的文旅消費、大眾餐飲、休閑娛樂等消費持續升溫,不斷點燃消費新引擎。上半年,全市零售額增加值增長4.7%,住宿業增加值增長2.6%,餐飲業增加值增長9%。全市重點監測的7家景區累計接待人數549.8萬人次、增長26.4%;門票收入1.4億元、增長21.4%;旅游經營收入1.6億元、增長21.2%。在消費回暖帶動下,我市的文藝演出市場全面復蘇,1至5月,全市規模以上文化藝術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29.2%。
在不斷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中,我市城鄉消費潛力不斷釋放,鄉村市場銷售快于城鎮。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鎮消費品零售額達293.4億元,增長1.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達55.9億元,增長5.6%,快于城鎮增速3.9個百分點。
隨著居民收入提升、消費觀念變化,我市居民消費不斷升級,升級類商品銷售旺盛。今年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可穿戴智能設備、照相器材類、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分別增長64.4%、63.8%、50%、32%。
看韌性 “新質”勃發強動能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今年以來,我市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向“新”而行,以“質”逐遠,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高技術行業發展良好。
上半年,我市重點領域投資加力,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1%,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4.8%,高技術服務業增長9.4%。
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18.7%,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15%。
“互聯網+”服務業潛能釋放。1至5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3%。上半年,全市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增長56.2%。
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錯綜復雜,國內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鞏固。下一階段,我市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市委“156”戰略舉措,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深化全方位轉型,加快推動各項政策落實落細、取得實效,推動全市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記者 劉冬冬 實習生 王含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