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07-08
平遙牛肉專業鎮職業技能競賽現場。 市總工會提供
產業工人是工人階級中發揮支撐作用的主體力量,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中堅力量,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骨干力量,是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有生力量。
作為山西省老工業基地,我市制造業起步早、門類全,是全國紡機、液壓元件、焦炭、瑪鋼、碳素、藥用膠囊、玻璃器皿等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有近40萬名產業工人。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關于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決策部署,始終堅持上下“一盤棋”思想,錨定“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隊伍壯大”五大重點,彰顯“市縣主導、工會主推、企業主體”三大效應,以趕考姿態作答產改“晉中答卷”,奮筆書寫了“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時代華章。
高位推動 強化引領
產改工作持續走深走實
作為一項系統改革,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需要凝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
市委、市政府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納入全市年度重點工作專項督查內容。市領導深入一線調研解決問題,推動《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五方面25條舉措落地落實。《中共晉中市委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晉中市市屬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辦法的通知》《晉中市推進“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提質增效工作方案》《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等20余項涉及產改的基礎性、制度性文件相繼出臺,構建了支撐產改的強大政策矩陣。
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協調小組對全市11個縣(區、市)、綜改區晉中開發區進行了產改考核,對改革方案和五大任務的落實情況,黨委(黨組)對產改工作領導、謀劃推進以及企業主體作用發揮的情況等進行全面督查。督查顯示,產改以來,高位統籌、整體推進的工作態勢初步形成;縣級層面產改切合區域特點,頂層設計精準扎實;注重典型引路,試點打造緊扣產改要求,各具特色;11個縣(區、市)、綜改區晉中開發區都實現了產改的以點到面,全市企業的參與率和產業工人的參與率均大幅提升。
加強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引領,引導廣大產業工人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是改革的初衷之一。市總工會深入開展“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全市317 個黨的創新理論宣講站(點)及市縣兩級文藝輕騎兵等宣講隊伍的作用,“工字號”宣講直通機關、企業、車間、班組,累計開展各種形式的宣講活動 2039場次。截至2023年底,全市產業工人黨員人數達18293人,全市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分別達到93.6%和90.6%。
肩負著擔當與使命,全市產改工作在高層級、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的謀劃部署下全力推進。
搭建舞臺 錘煉技能
賦能產業工人由“工”變“匠”
“我從一名普通青工成長為技術能手,是企業培養了我,是恩師教育了我,是產改成就了我!”在我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情況匯報會上,來自汾西礦業集團設備修造廠的劉燕鵬作為青年職工代表作交流發言。他不僅是山西焦煤焊接“技術狀元”、三晉技術能手、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還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累計完成創新攻關11項,獲得5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劉燕鵬的成長成才之路是我市產改惠及產業工人、為企業降本增效的一個縮影。
技能是產業工人的立業之本。我市把培養新時代工匠人才作為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突破口,高標準建設晉中工匠學院,使之成為“工匠人才”成長的搖籃。2023年,晉中工匠學院先后舉辦了全市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培訓班、高級別焊工培訓班、全市班組長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班等,國家級創新工作室帶頭人馬義田大師、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周建民大師、國機集團首席技師裴寶林大師、寶武太鋼集團高級技師牛國棟大師等到現場授課,打響了工匠學院品牌,在企業和職工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市總工會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回應職工最大關切、體現工會最主要職能、集中最優勢資源、取得最卓越成效謀劃工會工作品牌,全力打造“五小”競賽“晉中再升級版”,經過10年的持續打磨、提煉、提升,晉中“五小”競賽已形成梯次式布局、全要素覆蓋、特色化推進的格局。2023年5月,全國縣級工會“五小”活動現場會在晉中召開,晉中“五小”工作經驗被進一步推向全國。
“勞模港”基地創建是市總工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舉措。目前,全市“勞模港”實現縣級全覆蓋,已舉辦13次勞模活動,近600名勞模參加,“勞模港”已經成為勞模工匠、技能大師、專業技術人員、專家學者等創新人才充分交流、智慧眾籌、成果共享的新空間、新平臺,新時代勞模充電出發、再創輝煌的聚合效應和內生動力進一步激發。
隨著一系列人才培養措施的落地實施,我市技能人才量質齊升。全市技能人才新增20395人、高技能人才新增704人,將高技能人才培養納入發展規劃的共有26家企業。太谷區針對晉中國家農高區獨有的發展優勢,4年共培訓新型職業農民22215人、致富帶頭人1968人,其中444名高素質農民取得高素質技能等級證書。靈石縣13名產業工人入選山西省“三晉英才”人才計劃,針對產業工人進行企業專業技術職務申報,728人被認定為中級工程師,5人被認定為高級工程師。他們以飽滿的熱情、高昂的斗志,積極投身到全市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大潮中,匯聚起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
暢通渠道 提高待遇
產業工人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提高產業工人地位待遇,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核心任務,也是激發產業工人隊伍活力的關鍵之舉。近年來,我市多措并舉提高產業工人地位待遇,從改革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方式,到完善分配制度,不斷打破產業工人職業發展的“天花板”,讓廣大產業工人工作更有勁頭、生活更有奔頭。平遙煤化的競賽機制和勞模表彰機制、左權中晉冶金的十級工資制、祁縣今麥郎的十八級工資增長機制、榆次娃哈哈的“433”工資制、介休安泰的職工薪酬體系、綜改區晉中開發區雙合成的ABCDE五級管理體制等,都為激勵技術工人成長成才提供了思路,形成了可操作、可借鑒、可推廣的模式和樣板。
解決好產業工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才能激發產業工人隊伍的內生動力。7年來,市總工會持續開展就業服務,先后舉辦就業招聘活動85場,覆蓋36756人次。在此基礎上,大力推動產教融合,我市作為全省首批產教融合試點市和唯一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市,11所試點學校開設的14個專業已與本地行業、企業實現深度融合。同時,市總工會積極構建各級各類職工服務陣地建設和職工服務體系,精心打造“職工之家”、戶外勞動者驛站、女工家園、職工書屋等服務陣地和場所,建立完善全方位、多層次的職工關愛機制等,切實增強產業工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讓產業工人有地位、得實惠、受尊重,在晉中已蔚然成風。產業工人“三代表三委員”數量比例穩步提升,中國工會十八大代表全市共有4名,2名是產業工人。山西斯普瑞公司的職工鞏志義在“五小”競賽等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中成績突出,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并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走進人民大會堂。持續增加產業工人在各級各類勞動模范和先進代表等評選中的名額比例,2023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表彰中3人均為產業工人,全市“五一”表彰中一線工人和企業技術人員有64人,占比達42.6%。
奮楫行致遠,揚帆但信風。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市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聚焦重點難點,提高產改的精準性、協同性和實效性,全面推動產改提質擴面、落地見效、走深走實,不斷深化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全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產業工人隊伍,為我市在全省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晉中篇章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記者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