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06-12
6月11日,市委書記常書銘深入太谷區,就打好“五張牌”,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等工作進行調研,并召開座談會。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市委“156”戰略舉措,錨定“倍增”目標,搶抓機遇、發揮優勢,鍛長板、補短板,以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以干部擔當作為促進“金太谷”乘勢崛起,建成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山西中部城市群核心區重要節點、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宜居宜業城區,為我市在全省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作出太谷貢獻。市領導劉偉、李哲參加。
在侯城鄉東咸陽村,常書銘認真查看村莊規劃、村容村貌,實地調研村集體“三資”管理和使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工作。他強調,農村集體“三資”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物質保障,是群眾增收的基礎。要進一步健全監管制度和經營管理模式,始終做到公開透明,讓老百姓有本“明白賬”。要發揮資源、政策優勢,探索推進“村企聯建”,讓集體資產守得住,閑置資產成為“源頭活水”。如燕酒莊作為太谷區“農旅十八景”之一,是集生態旅游、健康養生為一體的生態經濟莊園。常書銘走進釀造車間、酒窖,了解生產經營、釀造工藝、市場開拓等情況。他強調,要強化聯農帶農機制,做足“葡萄酒+”文章;要加大與周邊縣對接合作,拓展發展新模式,降本增效提升產品競爭力;要深化農文旅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產業支撐??头蚣瘓F(山西)管道系統有限公司是瑪鋼專業鎮建設的龍頭企業,也是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常書銘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技術工藝、創新發展等情況,鼓勵企業要以瑪鋼專業鎮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科研技術優勢,推動生產設備更新、產品標準創新,圍繞高端裝備制造、精密鑄造等,推動產業鏈向價值鏈延伸。
座談會上,常書銘認真聽取太谷區整體工作情況匯報,與大家深入分析太谷文化、區位、農高區、特色產業長板優勢,深刻認識當前問題不足,希望太谷區委、區政府要立足新起點在戰略上深度謀劃,率領全區干部敢當先鋒、敢打硬仗,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激活有潛力的消費,在全市競相發展的格局中勇挑重擔、爭先進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常書銘強調,要在率先打造城市核上求突破。聚焦打好“城市牌”,強化城市思維,與榆次區聯動高標準做好城市發展規劃,按照生態環境優美、基礎設施便捷、公共服務便利、生活品質更高的目標,打造園林縣城、生態太谷,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要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求突破。緊扣全市培育“百千萬”轉型項目和“十百千”工業企業雙矩陣,改造升級瑪鋼傳統優勢產業,用好首批省級重點專業鎮平臺抓手,強化產業鏈水平分工、垂直整合,鼓勵創新驅動、智能改造,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產品競爭力,打造百億級瑪鋼產業集群。培育壯大現代醫藥等新興產業,扶持做大廣譽遠國藥等龍頭企業,同步前瞻布局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
要在推動農業科技創新上求突破。聚焦打好“農高牌”,把服務保障晉中國家農高區建設作為重要任務,共同做好項目建設、科技創新等工作,強化科技支撐、產業帶動、農村改革,為太谷區聚力賦能。要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上求突破。向管理要效益、向機制要效益,加快農業生產規?;?、農產品加工精深化、市場營銷品牌化,加大墳頭治理、秸稈循環利用探索,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要堅持節水優先,優化全區用水結構,完善用足天上水、用好地表水、保障生態水、涵養地下水、多用再生水的有序供水保障體系,提升用水效率。要在文旅康養融合發展上求突破。加大太谷古城保護利用,豐富“旅游+文創、+文博、+康養”新業態,做大銀發經濟,打響“康養太谷”品牌。
常書銘強調,有錢辦大事,沒錢辦成事,才是干部的真本事。太谷區各級領導干部要打破“四平八穩”,堅定發展信心,拿出新作為、謀求大發展。當前,一是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突出抓好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緊扣重點、強化舉措,體現整治成效。二是緊抓項目建設,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抓經濟必須抓項目,推動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加快建設、加快投產。三是加大生態環保力度,以“長牙帶電”硬措施改善空氣質量,實施好“一泓清水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四是服務好農業生產,加強農技指導、田間管理、夏糧生產、防災減災,為全年糧食穩產增收奠定堅實基礎。五是守住安全穩定底線,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記者 智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