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05-31
銀源興慶煤業礦區環境治理成效顯著。
天藍水碧,民之所盼;環境優良,民之所愿。今年以來,我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引領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奮勇爭先。市委書記常書銘指出,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從群眾意愿出發,抓住垃圾、污水、廁所“關鍵小事”,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共建干凈、整潔、安全的美麗家園,做到百花齊放、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形神兼備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靈石縣作為全國重點產煤縣,在輸送大量能源的同時,工礦業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影響著周邊群眾的生活。為徹底解決環境問題,靈石縣通過綜合治理,采用垃圾全域清潔直運模式,努力實現人居環境整治常態長效,走出一條具有靈石特色的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實踐路徑。
日前,記者深入靈石縣工礦區、鄉村間,實地探訪該縣如何立足區域實際,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實現大提升、大改善。
—— 題記
當下定決心整治礦區生態環境時,當農村違建被一一拆除時,當村莊垃圾不再落地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就像一顆石子投入湖面產生綿延不絕的漣漪,推動無數村莊面貌煥然一新,讓村民過上了干凈和樂的好日子。這場從生產到生活、生態的嬗變在靈石鄉村迤邐展開。
礦區變身“后花園”
—— 靠管理
5月21日,暖風輕拂,站在位于靈石縣交口鄉的銀源興慶煤業有限公司礦區,腳下是柏油硬化的馬路,一路向上,綠植茁壯成長,草坪上灑水噴頭鉚勁噴射,草尖上一顆顆晶瑩的水珠調皮地滾動,好一幅初夏美景圖!
礦區變身“后花園”,變化從何而來?近年來,靈石縣高度重視廠礦揚塵污染問題,強化源頭管控,重點對廠區、主干道、連接線、運輸道路等區域進行硬化,配備清掃車、灑水車進行常態化保潔,做到車過不起塵、不留痕。規范運行洗車平臺,所有工礦企業全部配備專業洗車平臺、洗車槽等保潔設備,安排專人負責,確保所有進出運輸車輛清洗到位,堅決杜絕運輸車輛帶泥上路和拋灑滴漏現象發生。一項項管理措施,不僅讓當地的人居環境恢復了生機,也為企業管理明確了路徑。
作為年產90萬噸的煤炭企業,銀源興慶煤業有限公司全力守護腳下的土地和國家的資源,嚴格落實企業環保主體責任,量化目標任務,解決突出問題。在開采過程中,以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機制,實現了煤炭從生產、運輸、儲存到地面的全封閉管理,做到采煤不見煤。
銀源興慶煤業有限公司副礦長王曉龍介紹,礦區先后投資500萬元修建了4座全封閉煤棚,配套安裝噴淋設施,堆存廠區物料;投資360萬元對礦區主干道損毀地段進行挖補鋪油硬化;投資30萬元將洗車平臺進行升級修復,確保所有進出運輸車輛清洗到位;投資120萬元購置兩臺灑水車、兩臺清掃車,成立環衛隊和綠化隊,清掃區域垃圾,管護綠化植被,保持環境衛生。
沿著礦區主干道一路上山便是停車場,職工的車輛都停放在這兒?!罢苇h境,我們真是下了大力氣。礦區實行的是分區域、定責任、掛牌管理模式,車輛停放要編號入位規范管理;清掃車、灑水車每天常態化進行清掃保潔,做到車過不起塵、不留痕;生產區物料分類分區、劃界限有序堆放,礦區閑置區域全部補植增綠,全力建設美麗礦區?!蓖鯐札堈f道。
聚焦礦區環境治理,靈石縣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舉措、最管用的機制,全力開展好生產生活區域環境整治,有效改善礦區面貌,助力全域人居環境質量實現整體提升。
鄉村氣質大提升
—— 重內涵
“千萬工程”對鄉村的改造提升,不是簡單地按照模板塑形、消弭鄉村特色,而是緊扣鄉村實際,不斷凸顯和放大鄉村既有的文化內涵和功能價值,讓鄉村更具優勢特色。
在風景秀麗的綿山腳下,坐落著一座歷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觀資源豐富、旅游景點眾多的古鎮——靜升鎮。古鎮緊鄰景區王家大院,建筑群雄偉厚重、秀雅古樸,寬敞博大、曲徑通幽。走進古鎮西街,入口處古色古香的大戲臺,吸引了眾多游客拍照打卡。沿著石磚路向東,小廣場上,合唱團傾情表演,游客們紛紛駐足觀賞?!斑@次來靈石旅游,體驗感非常好,從王家大院出來后,我們在西街品嘗了許多美食,一路走來心情舒暢,環境整潔優美,真是不虛此行?!庇慰徒空f道。
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過程中,靈石縣持續加大靜升古鎮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提高功能恢復與活化利用程度,完善基礎設施設備,使古鎮的歷史風貌和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和永續利用。靜升鎮便民服務中心主任龐鼎說:“我們將結合鎮村實際,繼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拆除周邊廢棄的煤泥池、違建,移除病樹、老樹,移栽綠植美化綠化,讓全鎮保持干凈整潔,吸引游客觀光旅游?!?/p>
記者邊走邊看,來到了瑞興厚民宿大門口,只見負責人邢元杰正在打掃門前的垃圾。作為古鎮商戶,環境綜合整治帶來的變化,他看在眼里、記在心間,高興地為記者當起了講解員:“你看這街上,300米一個垃圾箱,入口處還高標準建設了公共衛生間,配置母嬰室、開水間、第三衛生間,生產生活垃圾有專人運送,即滿即清,街上一眼凈、環境美,游客們贊不絕口,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至于自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更應該自覺主動地清掃,保持環境衛生,吸引更多游客前來?!?/p>
可以說,“千萬工程”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入手,深刻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賦予了村民強烈的幸福感,開啟了鄉村振興的序曲。
村鎮面貌展新顏
—— 強整治
夏門鎮梁家圪塔村位于靈石縣城南8公里處的108國道上,南依汾河,與南同蒲鐵路相望,交通便利,運輸、餐飲、汽修等服務業在此集聚。然而,由于人流、車流量較大,加之管理不規范,造成了環境“臟亂差”的現象,既影響形象面貌,也埋下了諸多安全隱患。
為了切實解決這個頑疾,夏門鎮多次實地考察、綜合研判,高標準建設了集車輛維修、洗車維護、汽車配件銷售等為一體的梁家圪塔車輛綜合服務區,實施了供熱、供水、排污管網、道路硬化等工程,建成辦公休息區、車輛維修區、商鋪經營區以及危廢處理間等功能室67間。目前,入駐商戶19家,全部實行統一運營、統一管理、統一服務。
夏門鎮黨委委員、副鎮長燕學杰告訴記者:“這個路段區域的環境情況,事關村民生活,事關縣域形象,是環境綜合整治的重中之重。服務區建成前,這里是一家洗煤廠,廠區關停后一直處于廢棄狀態,嚴重影響108國道夏門段梁家圪塔村的環境質量。選址中,我們充分利用這個廢舊廠區,進行全面整治美化,改善108國道周邊路域環境,徹底扭轉了過去‘臟亂差’的面貌,村民的出行也有了安全保障,幸福感、滿意度節節攀升?!?/p>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靈石縣堅持村莊環境、交通干線、河道水域三線并行,全面摸排了南峪線、三雙線、夏木線等15條道路及沿線村莊的廢棄倒塌建筑、煤泥池、垃圾池,形成任務清單,動員相關企業、農戶主動認領問題,限期對廢棄建筑進行拆除。針對部分農村,垃圾出門就倒、坡上亂倒等環境亂象,開展“垃圾不落地”試點建設,結合村民居住集中度、車輛通行條件以及垃圾中轉站距離等實際情況,充分征求村民意見,探索形成了“村收集、村清運”“村收集、鎮清運”“定點收集、統一清運”“外包第三方運營”的全域清潔直運模式。目前,“垃圾不落地”已在全縣推廣,村民環境治理參與度和環境保護意識顯著增強,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綠樹成蔭,人和景美。在靈石,“千萬工程”點亮了一個個美麗鄉村,灰舊臟亂的老樣子逐漸轉變為人們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新面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亮出了新彩。
記者 楊星宇
攝影 程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