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05-24
晉中市委黨校 張清俊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9月考察黑龍江期間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并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系統闡述,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新質生產力要求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通過對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進行優化組合從而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與發展新質生產力有著怎樣的關系呢?一方面,數字經濟凝聚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能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增強產業鏈關鍵環節競爭力,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民營企業是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貢獻了全社會70%的技術創新成果,涵蓋了80%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上可以大有作為。因此可以認為“數字經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沃土,民營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加快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因地制宜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路徑?!?/p>
一、強化組織領導,加強轉型設計。一方面充分利用國家、省級數字經濟利好政策和產業結構優勢,推動建設晉中數字經濟示范型、培育型園區,推進民營企業數字化擴容提質;另一方面繼續搭建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整合產業集群內外部資源,推動鏈上企業增效降本。
二、培育轉型標桿,發揮示范引領。結合晉中市“八大新興產業集群”,充分挖掘并培育在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案例標桿,比如在網絡貨運平臺領域成為國家首批無車承運試點企業的貴恩博信息科技,在煤焦化工領域主動積極作為,實現經營管理、生產運行、安全環保、設備管理全業務領域數字化轉型的安泰集團,示范引領帶動更多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有效支撐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
三、提升人才供給,優化外部環境。針對企業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缺乏數字人才、管理人員數字素養低等情況,要持續深化民營企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職業院校、企業內部建立數字人才實訓基地,提升民營企業數字人才供給。側重對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不足的東山地區“新基建”建設力度,鼓勵在數字浪潮中消弭要素資源稟賦差距,助力東山地區經濟轉型和全區域協調發展。
就晉中而言,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程度更能視為體現我市創新創業活力、營商環境改善、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晴雨表”。安泰集團、尚太鋰電等民營企業成為全省第二批重點產業鏈鏈主,民營企業的“智改數轉”更顯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