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05-09
晉能光伏電池片生產線。記者 唐偉青 攝
伴隨著滾筒有節奏地轉動,一張張銀白色的硅片井然有序地被放置在傳送帶上,經過十余道工序后,加工成湛藍色的光伏電池片。得益于晉能光伏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的智能制造系統,這樣的生產線每天可產出20多萬片光伏電池片。
隨著綠色發展成為全球共識,中國的“新三樣”光伏產品持續暢銷海外。近年來,我市搶抓“雙碳”政策機遇,鼓勵扶持光伏企業進行技術革新,推動以光伏發電站、光伏玻璃為代表的光伏產業鏈在我市落地延伸,助推綠色新能源的推廣運用和產業升級,逐步向新質生產力轉型躍升。
什么是光伏企業不易被復制的核心競爭力?晉能光伏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立友博士認為,光伏產業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之一,科技創新是其發展的核心要素?!肮夥袠I是技術密集型行業,發展的關鍵在于不斷地進行全方位創新,從而實現競爭力的不斷升級?!?/p>
作為行業領先的新能源光伏企業,晉能光伏以技術創新為關鍵發力點,以“數智賦能”提升生產力水平,從工藝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多種技術研發創新等角度進行深入嘗試,突破產品降本工藝及增效手段,憑借先進的生產工藝與智能制造水平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為構建綠色、智能、可持續的能源未來貢獻力量。
智能化是制造業企業堅持科技創新的生動體現。穿上防塵衣,戴好帽子、鞋套、口罩,一番“全副武裝”后記者進入晉能光伏TOPCon智能制造車間。在這個智能化的工廠里,全自動智能流水線高速運轉,百余臺5G智能小車忙著供料、轉運,機械臂將物料從小車上抬起后再放入相應的生產線,整個過程一氣呵成,不需要任何人員的參與。一片片的電池片,經過一系列自動化加工工序變成一塊塊的光伏組件,每個工段僅配一個工人處理異常以及輔助產線抽檢工作,其余的步驟幾乎都是由機器人來操作。
2023年9月,晉能光伏年產4GW TOPCon高效光伏電池先進智能制造生產線順利投產運營,運用新一代前沿網絡信息技術及5G網絡,通過建設工業云平臺與“互聯網+光伏制造業”交互模型,集成ERP(企業資源管理計劃)、PLM(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MOM(制造運營管理系統)、DCS(分散控制系統)、 SCADA(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 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HMI(人機接口)、AGI(人工通用智能) 系統,采用人工智能技術保障在線精細化管控,實現系統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統籌協調,智能制造系統聯動企業層、管理層、操作層、控制層、設備層,五個層面的協作與構建實現企業智能化與數字化,通過產線柔性配置、精益生產管理、工藝動態優化,實現精準、實時及閉環控制,智能協同作業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晉能光伏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聯合光伏制造領域優勢團隊,打造覆蓋高效光伏電池及組件設計、生產、測試等環節的智能制造能力,實現生產過程透明化、生產數據可視化、生產設備網絡化、生產文檔無紙化、生產現場無人化,建成值得推廣的智能制造工廠,總體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對山西產業轉型具有重要示范參考意義。
走進晉能光伏參觀展廊,一整面專利墻上,密密麻麻的知識產權專利證書整齊排列。楊立友介紹:“截至目前,我們共申請專利325項,已取得授權專利223項。2023年,我們成功入圍國家能源局‘十四五’第一批‘賽馬爭先’創新平臺。此外,還創建了山西省企業技術中心、山西省光伏電池組件及應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光伏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省級科技創新基地?!?/p>
實現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必須注入強勁的人才流。近年來,晉能光伏先后與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山西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山西能源學院等高等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公司為各高校學生提供實習及就業機會,學校為公司提供適宜人才,實現校企雙贏。
“光伏行業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在技術驅動背景下,現在已經來到了‘太瓦時代’,我本身是學燃料電池方向的,和光伏同屬,是新能源發電的一個分支。在雙碳背景下,光伏作為主力軍發展潛力巨大?!睍x能光伏研發高級經理黃金從中北大學研究生畢業后,應聘到晉能光伏工作。
2015年,松下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結構專利過期,站在行業發展制高點的晉能光伏,2016年開始布局異質結電池,2017年晉中工廠異質結電池生產設備搬入進行調試。作為國內第一條異質結電池技術量產線,晉能光伏無行業經驗可以參考,在此期間有很多棘手的問題,比如非晶硅薄膜少子壽命異常波動、透明導電薄膜方阻超出控制范圍等。
關鍵時刻,黃金主動請纓,擔任研發組長,組建了5人的研發小組。研發團隊在單晶背鈍化電池導入的同時,進行異質結電池的調研、學習及設備選型。歷時3個月,攻克了如何實現透明導電薄膜光學特性與電學特性平衡最優化,對非晶硅薄膜損傷程度控制最低化、低溫導電漿料導電性能及可靠性最大化等難題。同年,晉能光伏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實現成功量產。
一個個奮斗的身影,一項項矚目的成就。在晉能光伏,像黃金這樣的技術人才還有很多。晉能光伏充分利用科研機構和高研院所的技術優勢,積極開展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工作,實施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定向培養,建立完善人才儲備信息庫,對信息庫人才實行梯隊式管理,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對實驗室骨干進行授課指導,對實驗室的業務技能和創新能力進行專項指導和培育,提高技術人員的自主創新能力。
從行業新秀到中流砥柱,晉能光伏緊抓能源革命科技創新主動權,攜手上下游企業共建創新生態,積極推進我市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發揮自身優勢推進產業進一步釋放光伏技術綠色動能,產品銷售到印度、西班牙、澳大利亞等50多個國家,從一個光伏電池組件制造商,發展成為中國光伏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引路探索者。
記者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