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04-30
“一座晉中城,半部中國史”。晉商故里山西晉中,遍地是文化,處處皆美景。
4月26日,晉中市“錨定高質量 轉型在前列”主題系列采風團成員行走晉中,感受這座城市文旅產業的蓬勃發展。
作為山西文化旅游資源大市,國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三塊“金字招牌”,不僅是我市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象征,更是對我市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認可。
平遙古城,人潮涌動,游客或悠閑漫步,或駐足聆聽導游講解;喬家大院,每一處建筑、每一件擺設,都訴說著晉商的輝煌與傳奇;祁縣谷戀村、靈石縣董家嶺村,傳統村落再現記憶中的鄉愁……如畫的青山綠水、深厚的晉商文化,吸引著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一睹晉商故里的綽約風姿。
圍繞打好“文旅牌”,我市堅定不移做大“文旅+”產業,著力煥發消費復蘇新活力,推動“旅游+文創”“旅游+文博”“旅游+康養”等深度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把文旅產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民生幸福產業。
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王超表示,將錨定建設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標,聚焦市委“156”戰略舉措,實施市校文旅融合、旅游宣傳推廣、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文旅新業態培育和“旅游滿意在晉中”五大行動,不斷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旅興,百業旺。打好“文旅牌”,提質培優文旅資源是關鍵。今年,我市實施百公里晉商文化圈百科全書“雙百”工程,持續叫響“古城大院古韻·晉商故里晉中”文旅品牌,持續擴大晉中文旅的辨識度、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水平,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扎實開展文物普查,推動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八路軍石拐會議紀念館等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讓更多歷史遺存煥發生機活力、綻放時代光彩。
左權縣積極探索“文旅+寫生”“文旅+科技”等新業態、新場景,大力發展無人駕駛載人飛機等應用場景,多角度、深層次打造景點季節性“引爆點”,實現“破圈”發展;祁縣利用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生態康養資源,打造王維水墨詩國小鎮,創新發展“文旅+康養”新業態;市城區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游購娛新地標,提檔升級榆次老城、常家莊園、百草坡植物園、瀟河濕地公園、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景點……
在做大全域生態康養產業方面,我市充分發揮百里太行中段、百里汾河廊帶資源優勢,用好榆次壽陽古村落群、太谷孟母養生園、祁縣昌源河、平遙天鷺湖、介休綿山、靈石石膏山、榆社云竹湖、左權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和順南天池、昔陽崇家嶺等生態康養資源,積極布局一批特色康養項目,大力發展溫泉康養、森林康養、中醫藥康養等特色產品,擦亮晉中特色康養品牌。
如今的晉商故里,正以三塊“金字招牌”為抓手,繪就“詩和遠方”新畫卷。
記者 王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