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04-26
萬物勃發春光好,處處皆聞奮蹄聲。在這春意盎然的時節,晉中大地充滿了生機與活力。4月22日,記者走進綜改區晉中開發區大學城協同創新發展中心,感受到這里濃濃的創新氛圍與蓬勃朝氣。
一走進中心,便被這里濃厚的科研氣息所吸引。在中心一角,華安智能山西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宏偉正熱情地介紹著公司的發展歷程和產學研融合的成果?!拔覀兩羁陶J識到科研能力和技術人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因此,早在2017年,公司就進駐大學城,與高校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進產教融合。我們還在大學城建設了一個產教融合基地,并于2022年獲批‘山西省首批產教融合重大平臺載體和實習實訓基地’稱號。目前,公司和大學城內的多所高校都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本科生、研究生的人才聯合培養,企業級項目的實習實訓,工程師進校等方式,實現了人才與產業的深度對接。今年,我們計劃和高校聯合建設科研創新團隊,并申報省級新型研發機構?!?/p>
華安智能只是該中心的一個縮影。中心依托山西大學城科技人才資源優勢,圍繞我市8個新興產業和綜改區晉中開發區7個主導產業,以高端裝備制造、醫療大健康和數字產業為重點引進對象,推動各類創新載體和服務機構向協同創新發展中心集聚,目前,已規劃落地8個基地。同時,充分發揮山西大學城10余所高校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團隊技術,為各類項目提供院所合作、學生實習實訓、科研項目小試中試全方位配套服務,助力項目團隊和創業企業落地投產。
市委、市政府結合高校集聚優勢,因地制宜實施城校融合、產學融合、聯盟創新、創業孵化“雙融雙創”科技興市戰略,并組織開展市校協同創新發展專項行動。通過大調查、大起底,收集企業和高校的需求信息,建立雙向適配機制,促進校地之間的深度融合。
“我市有高校21所,有科技型企業近700家,這些都是創新發展的優質資源,我們以博士大講堂、走進高校話科技、科創晉中常態化交流對接等活動,大力度釋放高校創新能量,培育發展344家高新技術企業、11家科技領軍企業、15家校企合作標桿企業,建立校企創新聯盟,以‘企業出題、高校答卷’模式聯合創新,實施科技經費‘包干制’、科研項目‘業主制+項目經理人制+技術總師負責制’、重點研發計劃高新技術懸賞共享制改革,優化創新生態?!笔锌萍季贮h組書記、局長盧貴斌介紹道。
我市堅持融合導向,實施雙高融合,將478名高??萍甲稍儗<曳诸悓拥街攸c企業,與高新技術企業融合。實施校企人才交流,30余名校地干部雙向掛職,50余名校企專家雙向兼職。推動科技創新平臺合作,校企聯合建設產業研究院、孵化器、中試基地等科創平臺,總數全省領先。實施政校企銀多維合作,制定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政策鏈高效融合,已簽訂校地校企創新合作協議167個,6項新技術研究成果在68家企業轉化應用,合同金額1.05億元。
如今,我市融合創新搶灘占地已蔚然成風,正以獨特的創新活力和校地融合模式,描繪出一幅嶄新的發展藍圖。在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上,創新的火種正在被點燃,未來的輝煌正被書寫。
本報記者 雷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