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4-03-22
養老幸福工程讓老年人樂享幸福生活。
便民市場便捷了老百姓的生活。
師資健全的幼兒園。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著力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新期待?!贝蜷_2024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民生”依然是最閃亮的詞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兜住兜準兜好民生底線,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蔽沂芯闹贫?024年民生實事清單,用力度、速度和溫度推動“民生之花”在春天嬌艷綻放。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就業和社保服務作為保障人社事業發展的重要一環,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把“就業社保服務社區村村全覆蓋”列為了民生實事之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武志剛表示,為落實落細這一民生實事,市人社局和市財政局特別制定了專項工作方案,兩部門聯合向各縣(區、市)下發了文件,并于3月21日召開了全市工作會議,對“就業社保服務社區村村全覆蓋”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進一步明確了此項工作的任務步驟,制定了服務網點的基礎保障標準、服務項目標準和服務方式標準。在推進過程中,將依托全市鄉鎮(街道)和行政村(社區)現有公共服務資源,全面建立基層就業社保服務點。服務點計劃開通40項高頻次、低風險的就業社保服務事項,提供經辦服務,滿足群眾“就近辦”“多點可辦”的需求,解決基層和群眾遇到的經辦問題,全力為更多人提供就業社保服務。
辦好人民群眾關切的教育事業,讓教育更有溫度。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保障多孩家庭子女同時段在同一所公辦幼兒園就讀,讓家長接送孩子不再‘兩頭跑’”作為民生實事之一,成為百姓關注的熱點。為落實好這一民生實事,市教育局專題研究、精準研判、加強統籌,在市域內公辦幼兒園部署實施“長幼同園”機制,盡可能讓資源配置最優化,切實做細做實保障工作?!拔覀冏鼋逃褪且貞罕婈P切,著眼關鍵小事,讓老百姓在教育上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笔薪逃贮h組書記、局長鄧繼杰說,“當前我們正在出臺文件,計劃五月份進行摸底公示,六月份縣級教育部門發布招生公告,七月份幼兒園發布招生簡章,八月份組織招生入園?!苯衲昵锛鹃_學,將有2000余名幼兒及其家庭享受到政府推出的“長幼同園”的紅利,為家長解決多子女在不同幼兒園就讀帶來的“接送難、兩頭跑”等問題。
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為我市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按月發放高齡津貼、對80周歲及以上低保家庭老年人補貼餐費、全市新建5個城鎮社區幸福養老工程、全市改造370個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新建或改造8個農村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完成5583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任務……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進文介紹,2024年,全市民政工作將深入貫徹市委“156”戰略舉措,全力實施黨建引領、困難群眾暖心、幸福養老建設、社會組織培育、基本社會事務提升、未成年人關愛、全方位安全支撐等“七大工程”,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社會救助幫扶、基本養老服務、助力轉型發展服務、溫暖便捷社會服務、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高水平保障等“七大體系”,精心推動民生項目落實落細,努力將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更好統籌改革、發展和安全,勇站前列,為我市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作出積極的民政貢獻。
醫療衛生事業關系人民群眾的健康,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是重大民生問題。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增進健康福祉,讓群眾更舒心”。為落實落細這一要求,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馮雨平表示,今年,全市衛健系統將錨定“奮勇爭先提升‘健康晉中’成色”這一目標,切實增強終身學習、奮勇爭先、為民服務、依法行政、廉潔從醫等“五種意識”,著力打造活力衛健、科技衛健、親民衛健、法治衛健、清廉衛健等“五型衛健”,并下大力氣開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疾控體系改革、醫療服務體系完善、公衛能力強化、中醫藥傳承創新、醫療水平專項、全周期健康保障、醫療領域綜合監管、黨建引領等“九個提升行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晉中實踐貢獻衛健力量。
如何把“開展免費法律咨詢和特殊群體法律援助惠民工程”這一民生實事做實?市司法局副局長李宏表示,在省司法廳和市政府統一部署和有力指導下,這一惠民工程將納入法治晉中、平安晉中建設“兩個大局”同步推進,堅持“現場解答”和“延伸服務”并重,堅持“縱向支撐”和“橫向聯動”并舉,為群眾解決大量法律問題,更為基層預防、化解矛盾發生,對咨詢情況梳理分類后提供三類延伸服務。一是根據免費法律咨詢數據分類,篩選群眾關注度高、需求量大的法律服務,開展針對性普法宣傳,提升普法宣傳針對性;二是將咨詢過程中排查出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向綜治、公安等部門推送,幫助相關部門提前做好風險預判和應對工作,提高風險預判的準確性;三是將咨詢現場無法解決的法律問題及時導入援助、公證等機構,或者甄別移送至人社、民政等部門進行對接處置,提升矛盾糾紛化解的成功性,從而有效發揮“建設法治社會”和“助力基層治理”雙重作用,彰顯司法行政機關在新征程中的新擔當。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個不落下”,市政府連續多年把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急難愁盼”問題列為政府民生實事予以解決。在今年的民生實事之一“推進惠殘扶助圓夢工程”中,市殘聯承擔的事項共有3件,分別為扶殘助學圓夢、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和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補貼。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郭宇佳介紹,為進一步兜住、兜準、兜牢殘疾人民生底線,2024年,全市計劃為574名殘疾大學生和困難殘疾人家庭子女大學生提供資助、為全市787名殘疾兒童提供搶救性康復救助、為全市符合條件的3648名殘疾人提供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補貼。全市各級殘聯將深刻認識民生實事的重要意義,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充分發揮各級殘疾人工作委員會的統籌協調作用,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限時銷號,確保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廣大殘疾人身邊。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規劃建設一批“家門口”“樓底下”的便民市場或便民經營點、幫助既有住宅自愿加裝電梯、開展個體工商戶保險保障工程、免費送戲下鄉進村1030場……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15件民生實事,群眾可感可及、枝葉關情。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民生的接力棒不斷傳遞,久久為功,用小實事累積成大民生,一幅幅溫暖、幸福的民生圖景正在晉中這片熱土上徐徐展開。
文/記者 史俊杰 圖/記者 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