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4-03-11
山西智創城4號基地
春到華夏,萬物生長。東風浩蕩,奮進新程。二月二龍抬頭,晉中大地春意萌動,一派生機勃勃。
闊步春風里,我市各相關部門積極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重點抓好九項工作之一——堅定不移實施“雙融雙創”,著力塑造創新發展新優勢。以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為載體,以“雙融雙創”為抓手,加快市校協同創新發展,全力打造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谷”。
大學因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今年市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引深城校融合、大力推動產學融合、持續深化聯盟創新、積極開展創業孵化?!罢ぷ鲌蟾鏋閷W校的未來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發展思路?!睍x中職業技術學院教科研促進中心主任魏麗萍表示,近年來,該校聚焦我市優勢產業和學校創新資源,緊扣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主題,通過打造晉中城市風景線、會客廳、創新谷,激活創新引擎,加快大學城轉變成科創城。該校重點圍繞能源革命和綠色低碳發展、“特”“優”農業發展、文旅融合發展等三個領域,明確相關的聯系、專業及適配企業等,校企協同創新精準對接。該校還積極配合市直相關部門舉辦大學生藝術節、大學生科技節、大學生運動會和專項體育賽事、大學生專場晚會、青年聯誼交友活動、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大學生文創大賽、大學生就業招聘會、高校校友會招商引資活動等。在校企合作方面,該校采取“企業進高校、高校進企業”雙向奔赴方式,建立產業研究院和產業學院,合作開展科研和教學活動;建立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促進大學生就地就業;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在校創業、高校教師校外創業,促進高校師生創新成果就地轉化;對接市人社局,推動大學生創業培訓進校園。
校企合作,不僅能實現雙方共贏,也能極大地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中海油(山西)貴金屬有限公司產業研發中心經理史愛文表示,去年以來,該公司深化校企合作,與高校開展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開展技術攻關,建成“光伏-制氫-發電”一體化示范與評價裝置,加速科研平臺能力建設。該公司還持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以科研創新帶動新產業拓展,去年成功獲批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成“山西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今年,該公司將堅持開放合作,健全協同創新體系,加強與晉中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等的廣泛合作,搭建產業研發、生產、業務部門協同共享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生產力、新產品、新業務的轉化,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開展市校企深度對接,引導支持我市企業與駐地高校合作共建創新聯合體、產業研究院,培育更多創新型市場主體?!笆袃蓵匍_后,基地第一時間組織在孵項目和入駐企業學習了政府工作報告?!鄙轿髦莿摮?號基地負責人王可表示,該基地是晉中市承擔建設的省級創新平臺,同時也是晉中市校地合作項目的重要承接載體。校地合作不僅是推動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更是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該基地將繼續加強與屬地各高校、科研機構的聯系和合作,更加充分發揮平臺的橋梁紐帶和催化劑作用,促進高校、科研機構與地方優勢產業緊密合作,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將依托省級創新平臺和校地合作項目的優勢資源,加強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提高與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等的交流頻次,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的效能,推動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上生產線、走向市場化。
積極開展創業孵化,在吸納就業、培育新業態、發揮新動能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山西農業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靳岷表示,一直以來,山西農業大學都非常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省發改委認定的山西省第二批省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擁有大學生創業園與山西大學生“互聯網+”農業創業園兩個省級眾創空間,近年來共扶持大學生創業團隊近400支,扶持創業大學生近5000人,培養了以“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黃超、山西省“三晉英才”“新時代最美勞動者”江利斌等為代表的一批農業創業典型。同時,該校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出臺了《山西農業大學進一步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辦法,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聯盟,扶持了一批大學生創新創業重點孵化項目,孵化了以挑戰杯國賽金獎項目“植保坦克——地面智能植保裝備的引領者”為代表的一批大學生雙創成果。未來,山西農業大學將繼續挖掘校、地、企等潛力資源,從平臺支撐、政策保障、資金支持、指導服務等多方面著手,持續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走向深化,培養更多敢想會創的農業雙創型人才,助力我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鄉村振興。
眾創空間是一種新型的創新服務平臺,它能夠匯聚各種創新資源和力量,形成協同創新的良好氛圍。晉中大學生創業園總經理柳永海表示,市兩會召開,創業園第一時間學習政府工作報告,暢談熱點話題,明確奮斗任務。近年來,創業園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各項政策,發揮項目特色,開展創業培訓,傳遞創業知識、培育創業項目,以創業帶動就業,提升大學生創業和就業的綜合能力,助力晉中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園區基地累計孵化大學生創業實體數338戶,帶動就業人數3000余人。創業園成功培育孵化出云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年收入達百萬元以上的企業,帶動就業人數達千余人。下一步,創業園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主動擔當作為,堅持為高校臨近畢業的大學生提供“創業培訓、孵化、實訓、服務”一條龍服務。同時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共同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創新生態圈。
藍圖已經繪就,奮斗正當其時。讓我們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一路奔跑,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記者 張穎 圖/記者 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