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03-07
信心滿懷再出發,勇毅前行向未來。春天,萬物競發,正是開局起步、干事創業的好時節。連日來,全市廣大干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市兩會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錨定市委“156”戰略舉措,堅定信心、砥礪奮進,真抓實干、同向發力,積極投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實踐,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晉中篇章作出貢獻。
晉中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定不移發展實體經濟,著力做強全方位轉型新支撐。市工信局黨委書記 、局長張建崗表示,市工信局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聚焦市委“156”戰略舉措,以支點項目為帶動,蓄力培優增效,以新型工業化為牽引,培育新興支柱產業,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推動甲醇經濟提速見效,利用省、市政策扶持效應,繼續擴大應用場景和規模,在汽車零部件配套、甲醇生產等領域發力,全力打好“汽車牌”,引領制造業擴能;以產業鏈和專業鎮重點項目為牽引,加速新興產業建鏈、延鏈、補鏈,特色優勢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支撐帶動制造業振興;在數字經濟、智能制造、專精特新培育等方面持續發力,以產業數字化項目、“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研發機構建設等為抓手,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牽引加速制造業賦能。同時,全力聚焦服務企業,積極主動深入企業項目一線,落實政策和要素,找準發展難點痛點,推動產業企業擴規增效。
財政部門擔負著“為國聚財、為民理財”的重要職責。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海軍表示,全市財政工作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圍繞市委“156”戰略舉措,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加強對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嚴肅財經紀律,提高財政資金績效,保障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和財政運行可持續;落實新一輪財政體制改革部署,進一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提升財政管理效能和質量,為我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晉中篇章貢獻財政力量。今年重點要做好六個方面工作:以更實的舉措,狠抓收入,夯實財政穩定運行的基礎;以更高的站位,保障民生,促進民生福祉再提升;以更強的擔當,統籌資源,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更大的決心,防范風險,兜底兜實財政工作底線;以更高的標準,加強監督,推動財經秩序持續向好;以更大的動力,加快改革,提升財政部門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充分發揮統計職能作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海奇表示,2024年,市統計局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156”戰略舉措,聚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以發現問題、反映問題和解決問題為導向,準確研判經濟形勢,為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提供真實、準確、及時的統計數據;聚焦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能源革命綜合改革、數字經濟加快培育等,加強統計監測分析,客觀反映政策落實成效,監測高質量發展和全方位轉型進程;聚焦統計監督職能,著力在提升統計監督的有效性上持續下功夫,充分發揮好統計監督協同配合機制,堅持主動執法、有案必查、有責必追,牢牢守住法律底線,保障統計數據質量。市統計局將以只爭朝夕的拼勁、鍥而不舍的韌勁,推動思想再解放、工作再落實、作風再扎實,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晉中篇章提供扎實的統計保障。
招商引資,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更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后勁所在。市招商引資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王鵬表示,全市招商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緊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招商引資提質”任務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續壓實“一把手”招商職責,落細落實主要領導項目包聯工作機制,嚴格落實招商任務完成情況通報制度,以考核指標為抓手和導向,多措并舉提高項目落地開工率;二是聚焦新能源汽車、特鋼材料等八大重點產業鏈,瞄準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區等重點區域,明確招商引資目標區域和目標企業,開展精準招商行動,引進一批母體型、旗艦型、鏈主式的投資項目,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帶動產業集群發展;三是持續發揮平臺橋梁紐帶作用和市場化委托招商優勢,有效推動《晉中市市場化委托招商資金獎勵辦法(試行)》落地,與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省政府駐外招商局、各類商協會以及專業平臺機構,建立更加深入、更加穩固的合作關系,鼓勵引導在外晉商反哺晉中、回鄉創業。
稅務部門處于經濟活動一線。2023年,全市稅務系統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稅收收入同比增長7.87%,增速排名全省第二;全市涉稅市場主體達22.83萬戶,同比增長33.41 %,點對點向16.8萬戶次納稅人繳費人精準推送稅費優惠政策1161條,稅收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了應有貢獻。國家稅務總局晉中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賀衛東表示,2024年,全市稅務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156”戰略舉措,盡心盡力抓好主責主業,更好拓展、提升和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支持好傳統產業、優勢產業,服務好產業鏈、專業鎮,對接好新項目、新投資,積極培植壯大稅源,用心用情做好稅費服務,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全面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同時,持續優化“政策找人”工作機制,利用大數據精準“畫像”,快速為納稅人“量身定制”個性化服務策略,實現“組合式”精準推送政策,助力各類市場經營主體健康發展。
記者 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