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01-26
晉中市委黨校 李旭輝
社區作為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黨建引領作用如何發揮?《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提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為關鍵,以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和健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為重點,以改革創新和制度建設、能力建設為抓手,建立健全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從這一要求出發,思考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體制機制。
一、以政治引領為根本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社區治理中,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需要通過基層黨組織作用的發揮才能真正落地,而只有堅持政治引領,才能保證基層治理方向的正確性。一要明確社區基層黨組織的功能定位。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在基層治理中,要始終銘記政治功能是基層黨組織的“魂”,它是保證基層治理方向不亂的根本;二要明確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地位。要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社區治理的全過程,爭取構建“市級黨委——縣(區)級黨委——街道(鎮)黨委——社區黨委”一體化體系,實現黨組織在基層的管理服務全覆蓋,使基層黨組織成為推動基層治理的“動力引擎”。
二、以組織引領為關鍵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在社區治理中,組織引領要緊抓“組織”這個核心要素,把各類基層組織組織起來,發揮作用。一是已有基層黨組織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保證在日常工作和突發事件中黨組織都有效在場,發揮其領導作用;二是按照基層黨組織“全覆蓋”的要求,應建盡建、靈活設置黨組織,比如適時建立聯合黨支部、樓宇黨支部、臨時黨支部等,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的組織網絡,實現社區治理多元主體全參與;三是引導社區內的其他組織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參與社區各項事務的發展和建設,比如轄區內的物業公司、駐區單位、企業和社會組織等,擁有豐富且不同的社會資源,要通過一些合理合法的參與機制,讓這些主體能真正“嵌入”社區并參與到社區治理中,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三、以制度引領為保障
社區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將黨的制度優勢和效能轉化為基層的治理優勢和效能,通過制度建設,保障社區治理的穩定性和有效性。在社區治理中要以基層黨建出現的“懸浮化”和“游離化”問題為導向,通過科學有效的制度機制體系構建來強化基層黨組織形態,以促進其作用的發揮。一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通過相關黨內法規的落實,制定工作標準、逐步規范工作流程;二是各項具體制度的制定與實施,包括責任清單制度、激勵懲罰制度、各部門聯動制度、突發事件應急制度等;三是不斷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通過建立業主委員會、居民評議會、社區聽證會等方式和制度,實現社區治理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
四、以能力引領為抓手
社區作為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直接和群眾“面對面”,必須強化社區隊伍能力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一方面要積極調動各類主體的積極性,發揮作用。一是優化社區工作者配置,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市內不同群體的分層日漸明顯,其利益訴求不同直接導致社區所承載的責任和要求越來越大,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所需處理的各類關系越來越復雜,培養“全科社工”已成為必然趨勢;二是做好轄區黨員的下沉工作,目前“黨員進社區”已經成規模開展,社區黨組織要用好這些資源、發揮一線黨員的優勢主動參與社區治理;三是做好引進人才的儲備工作,在基層工作中要善于發現人才、引進人才、用好人才,儲備一批志愿者,為社區工作精準服務打好基礎;另一方面要提升治理能力建設,為有效的社區治理提供抓手和保障。基層黨組織的能力引領具體到社區治理,主要包括理論宣傳能力、統籌兼顧能力、組織動員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等。
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是為了誰?治國有常,利民為本。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痹趯嵺`中,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價值追求就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