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西日報時間:2024-01-24
大寒節氣,走進山西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紅彤彤的春聯和形態各異的“福”字已經掛上了樓道和書法室的墻壁。“前些天我們學院開展春聯萬家·向‘新’而行活動,書法家們揮毫潑墨,留學生們提筆體驗,大家一起手寫春聯和‘福’字,其樂融融。”省政協委員、民進山西省委會副主委、山西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院長賀天平介紹,“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留學生們切身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p>
一路走、一路有學生向賀天平打招呼,他們膚色不同,步履匆匆,笑聲朗朗。“學生們來自俄羅斯、越南、老撾、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剛果(金)等33個國家。希望他們能成為促進中外文明互鑒和友好往來的使者。”賀天平說。
作為博士生導師,賀天平是國內具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近年來,他立足我省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工作,為“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文化”兢兢業業不懈努力,把中華文化的種子通過言傳身教、切身體驗撒播在留學生的心田,讓他們親近中華文化,并通過他們傳播和弘揚中華文化。
作為連任兩屆的省政協委員,賀天平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上更是不遺余力。
山西是文物大省,文物數量龐大,但分布零散,存在關注度不夠等問題。此外,古建修繕匠人日益減少、手藝面臨失傳,賀天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23年,他帶隊先后調研了武鄉、太原等地文保單位,建議加強古建修復工匠人才隊伍建設,建議將我省打造成文物研學優秀目的地,為我省文物保護、文化傳承、文旅融合建言獻策。2024年,賀天平繼續為保護傳承創新山西優秀傳統文化鼓與呼。今年省兩會,他提出兩項提案,還建議創辦古建類核心期刊、建議制定我省考古現場施工安全專業標準等。“我們要勇于擔負新的文化使命,讓山西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煥發生機與活力,為加快文化強省建設貢獻力量。”賀天平表示。
立足大地,體現民意,傾注真情,賀天平積極參政議政,高質高效撰寫提案、建議和社情民意,撰寫的提案曾入選“100個年度好提案”;他還關注環境保護,搭建汾河流域天空地水大數據平臺和完善汾河流域生態系統健康風險監測管控的建議等,受到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和肯定?!白鳛槭≌f委員是珍貴的人生體驗,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辟R天平深情地說。
本報記者高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