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西日報時間:2024-01-24
我是一名來自農村基層的省人大代表,時刻牢記人大代表的使命和職責,立足農村基層崗位,把為人民辦實事、謀利益作為履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勤勉履職、勇于擔當,積極發揮代表作用,以實績實效來回報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一年來,我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牢記代表身份,立足農村黨支部書記崗位,不斷加強自身學習,通過入戶走訪、議事協商等方式,鼓勵黨員群眾集思廣益、建言獻策,自身理論水平、思想認識、履職能力都有了明顯提高。
在日常工作和走訪調研中,我發現農村養老分散、資源分布不均衡、護理人員缺乏等問題。為了破解這些難題,我在家鄉蒲縣山中鄉山中村進行了一些實踐探索。經過各方努力,我們為村里的老人搭建了一個養老服務平臺——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在這里,村里的老人可以享受到生活照料、日常娛樂、日間床位休息等多項照料服務。2023年5月,山中村公共浴室、精剪理發店、午餐食堂正式運營。公共浴室按單雙日運行;精剪理發店由在外聘請專業理發師負責理發,營業時間為每月月中和月底;午餐食堂不僅為村里老人提供每日午餐,還增加了預約服務,食堂師傅可根據每日就餐人數調配飯菜,做到營養均衡,避免浪費。我們努力用一種全新的養老方式,讓老人不需要遠離家庭就能得到照料,讓老人不需奔波勞累就能與同齡人交流互動。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多年來,我始終將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第一要務,在拓寬集體經濟收入渠道上蹚路子。一是立足地域優勢,壯大集體經濟。建成100千瓦光伏發電站,投入39萬元,建成集手套、服飾加工于一體的綜合加工廠,為集體增收60余萬元。二是打造新型集體經濟體系,組建產業聯盟。緊抓縣委縣政府“產業聯盟”發展機遇,采取“村合作社+產業聯盟”的模式,整合縣財政資金,組建了5個產業聯盟項目,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5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壯大了,公益事業才能搞得好,群眾生活也就越來越好!
人大代表是一座橋,一頭連著黨和政府,一頭連著萬千群眾。我時常到群眾家中串門,與他們面對面談心,聽取他們的心聲,全力幫助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當聽到群眾反映積雪導致道路無法通行的問題時,立即與縣交通部門溝通、協調,組織人員,出動鏟車,及時解決了道路積雪問題。未來,我將繼續在廣大群眾的支持下,堅持“人大代表為人民”的服務意識,傾聽群眾呼聲,尊重選民意愿,代選民發聲,做好選民“代言人”,并接受選民監督,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人大代表,不辜負廣大選民的信任和重托。
省人大代表 石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