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01-12
晉中市委黨校 田琦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鄉村振興越往前推進,就越需要不斷深化改革,加快對于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攻堅克難。
一、堅持黨管農村,著力提升基層干部隊伍素質。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黨。實現農村改革與發展,一是要堅持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統一領導,建立過硬的農村基層黨組織,選優配強基層負責人。充分發揮黨組織落實政策、聯系群眾、維護穩定的核心作用,確保鄉村發展和鄉村振興沿著正確方向闊步前進。二是要破解鄉村振興中人才振興的問題,建強農村干部人才隊伍,著力提升內生發展能力。通過加大招聘推介、完善農村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創新培養渠道等方式,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返鄉入鄉助力鄉村振興。
二、發展現代農業,逐步構建農村產業新體系。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是實現全面鄉村振興的物質保障。一是要進一步完善農村集體經濟分配機制。深化農業農村改革,主線仍是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新形勢下,必須持續深化承包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等農村集體用地改革,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益,進一步讓閑置農業資源、資產動起來。二是要堅持推動農業科技創新發展。堅持走科技農業發展之路,加快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農業品牌打造與標準化生產,推進農業數字化、智慧化、現代化改造。三是要持續探索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探索多樣化農村集體經濟經營路徑,通過合作社、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方式,破解種養不規模、標準不統一、農機難推廣、要素難聚集等瓶頸問題,更好推動現代農業規模化發展。
三、創新基層治理,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讓農村既充滿活力又穩定有序。”解決當前鄉村在精神文明層面面臨的困境,一是要用好各類精神文明宣傳平臺與手段,切實增強廣大農民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用好農村宣傳板、村民大舞臺、村史館等文明宣傳平臺,采用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一步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先進文化。二是要完善縣鄉村三級網格化治理體系,把問題化解在基層。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打造網格化“治理+管理+服務”模式,將治安、便民服務與矛盾化解等問題分散落實到網格,不斷提升農村治理的智慧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