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01-06
藍圖繪就,正當揚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須策馬揚鞭。
1月5日,市委五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充分肯定了2023年市委常委會的工作,總結2023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4年工作,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晉中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決議》。會議期間,與會人員認真討論、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大力實施市委“156”戰略舉措,以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昂揚狀態,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深化全方位轉型,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晉中篇章。
“會議擘畫了今年經濟工作發展藍圖,分析形勢站位宏闊、部署工作思路清晰,為我們做好全年工作錨定了目標、指明了方向?!笔形瘑T、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榆次區委書記張英杰表示,市委五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吹響了全市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的號角。榆次作為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橋頭堡,將以市委“156”戰略舉措和“六個三”重點任務為牽引,厘清思路、找準定位、釋放優勢,奮力打好項目建設、轉型發展、千萬工程、擴大消費、校地融合、宜居城市、安全穩定“七張牌”,以實際行動發揮好首位帶頭作用,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晉中篇章貢獻榆次力量。
市委委員、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和順縣委書記許利偉表示,會議精準優化了“156”戰略舉措,系統謀劃了“六個三”重點任務,明確提出了5個方面組織保障,充分體現了我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和使命擔當,為做好今年工作明確了方向、厘清了思路、振奮了精神。下一步,將錨定“幸福和順”建設總目標,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工作要求,始終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統籌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擴大有效益的投資,著力在做大縣域經濟、做實鞏固銜接、做優文旅康養、做好城鄉融合、做強黨建引領上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會議明確了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實現路徑,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市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壽陽縣委書記趙宏鐘表示,將堅決貫徹市委賦予壽陽“五個沖在前,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重要節點”的新使命,圍繞發展高質量縣域經濟,做好“五強”文章?!皬娀A”,穩住煤炭和農業兩個基本盤;“強園區”,推進“三區一基地”和“3+2”百億級園區建設;“強主體”,做好“雙百雙創”工作,壯大民營經濟,擴張“四上”企業規模;“強開放”,優化營商環境,抓好“飛地經濟”“人才飛地”示范區建設;“強融合”,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晉中篇章貢獻壽陽力量。
“市委五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為住建系統如何打好‘城市牌’指明了方向。”市委委員、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賀建國表示,將緊扣市委“156”戰略舉措,聚焦太原晉中一體化發展,以市校協同創新發展為契機,加快打通龍湖大街化章街,加快武宿機場三期改擴建,加快太太路快速化改造,強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全力保障服務好太原向省綜改區、榆次區、晉中國家農高區、云竹湖度假區的城市核“中軸線”建設。同時,加快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以滾石上山的決心、奮力一跳的魄力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市委委員,市工信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建崗表示,全市工信系統將深入學習研究,吃準吃透會議精神,并將會議精神與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制造業振興的要求深度融合,緊緊圍繞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做優做強等工作主線,發揮產業鏈、專業鎮等平臺載體作用,突出提質、擴規、綠色、創新的路徑目標,在實施“156”戰略舉措、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體現工信擔當,作出工信貢獻。
“會議指出,要把文旅產業打造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民生幸福產業。”市文旅局局長王超表示, 打好“文旅牌”,要落實市委“156”戰略舉措,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歷史文化資源,打造以平遙為軸心的晉商文化圈百公里百科全書;大力推動“文旅”+產業發展,推進“文旅”+鄉村振興、“文旅”+工業、“文旅”+康養、“文旅”+研學、“文旅”+科技,全鏈條推動文旅產業提質升級;聚焦“雙融雙創”,以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為載體,用好大學城資源,打造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盧貴斌表示,將聚焦打好“大學城科技成果轉化牌”,實施“科技型企業創新提質年”行動,打造一批科技創新示范標桿企業。開展市校協同創新發展專項行動,大力實施“雙融雙創”科教興市戰略,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發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建設綜改區晉中開發區大學城協同創新中心,與太原理工大學共建高端裝備與低碳技術應用促進中心,與山西傳媒學院建設動漫創意基地,打造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大學城”“創新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力爭創新平臺增加10至15個,高新技術企業增加15家以上。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武建林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切實發揮晉中國家農高區的示范引領和品牌帶動作用,全力建設山西中部城市群特優農產品生產、加工和供應基地。在種植和生產環節,聚焦糧、畜、菜、果四個主導產業,再建高標準農田15萬畝以上,農業機械化率提高至80%以上,提升單產產量,實現糧穩產、畜擴規、菜增綠、果培優。在加工和銷售環節,做優“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小農戶”主體矩陣,做實農產品精深加工,做強農業特色專業鎮,繼續深化與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合作,帶動農民增收,促進一產高質量發展。
“靈石縣作為全市重要的工業基地,將充分發揮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聚精會神算好產業賬、經濟賬,以制造業振興為引領,全力抓好綠色焦化基地、煤炭開采及洗選、以氧化鋁氮化硅為重點的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全部達產達效后,將形成3000萬噸原煤、2500萬噸精煤、811萬噸焦、320萬噸氧化鋁、25萬噸碳素、200萬噸腐殖酸生產能力,工業總產值將突破千億。”靈石縣委副書記、縣長陳昉表示,將全面貫徹落實會議精神,錨定千億產值目標,干字當頭、干出實效,向市委、市政府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農高區’作為全市五張牌之一,對于推進晉中農業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睍x中國家農高區(太谷國家農業科創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英權表示,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以說干就干、干就實干、干就干成的決心,堅決扛起主體責任,聚焦特優農業,推動校企、校地合作共建,在農高區共建現代農業創新聯合體、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和創業孵化園;聚焦“農、高、科”,突出科技賦能,緊盯重點事項、重要任務、重大項目,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和示范效能,不斷塑造發展新優勢。
作為國內領先的科技型民營通信基礎網絡及系統集成綜合服務企業,近年來,海納實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賦能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業務快速增長,連續兩年列榜山西民營企業100強。該公司總經理陶波表示,市委大力實施“156”戰略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傾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尤其是一系列的暖心政策,讓企業未來發展更有底氣。下一步,企業將搶數字時代先機,抓創新發展風口,不斷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優化產業發展布局、拓寬市場應用空間,向著百億企業目標奮進,不斷為全市數字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記者 智慧萍 郭娟 楊星宇 張文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