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01-02
經緯智能紡織機械公司工作人員正在裝配精梳機。 記者 劉勇 攝
在2023年12月4日召開的全省新型工業化推進暨制造業振興升級大會上,我市榆次紡機液壓專業鎮獲得第二批省級重點專業鎮授牌。這是繼太谷瑪鋼、祁縣玻璃器皿、平遙牛肉和推光漆入選全省首批十大特色專業鎮后,我市第四個獲得省級授牌的專業鎮。標志著我市紡機液壓兩大傳統優勢產業產業鏈創新水平和綜合競爭實力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緊緊圍繞產業轉型升級這一時代課題,始終把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作為推進工業經濟轉型發展的基礎和根本,持續推動焦化、碳素、鑄造、玻璃、液壓、食品六大傳統優勢產業工藝先進化、產品高端化、品牌知名化、產業集聚化,效果明顯,富有特色。
再造產業發展新勢能
近年來,立足自身稟賦,我市通過多種有效舉措,持續激發傳統產業的發展活力,在轉型中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
焦化產業提質集聚。焦化行業是我市六大傳統優勢產業中的最大行業,按照“區域集聚、產業集中、產能提質”的要求,我市持續推動焦化行業轉型升級,形成了介休、靈石兩個千萬噸級焦化產業集聚區,2023年10月底4.3米焦爐全部關停后,焦化行業先進產能占總產能比重達到100%。全部配套干熄焦,焦爐煤氣全部利用,市場競爭力和環保水平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形成“焦化并舉,上下聯產”的先進產業格局。
碳素產業多元拓展。我市是全國主要的碳素生產基地,按照“低端拓市場、中端提產能、高端搶領先”的發展思路,鋁用陰極碳素穩定占國內70%市場份額,牢牢處于市場龍頭地位。石墨化能力全省占比超75%,全省石墨化能力前三位均為我市企業。尚太鋰電三期已建成投產,20萬噸一體化負極材料產能位居行業龍頭,晉中碳素的優勢將進一步發揮,形成晉中工業新的增長極。
鑄造產業提標升級。按照“工藝提升、市場拓展、產品升級”的路徑,鑄造產業全面完成電爐替代的提標改造,沖天爐已全部淘汰,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太谷瑪鋼專業鎮位列全省首批十大專業鎮之一;持續擴大市場優勢,在太谷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瑪鋼集散中心,溝槽管件占到全國產量的一半,電力金具占到全國產量的80%,電機殼鑄造產品約占全國50%市場份額;推動產品升級,高端鑄造、精密鑄造產品與高端裝備制造良性互動,輪轂、剎車盤等產品已與省內外汽車制造企業實現配套,平遙鑄造已逐步由電機殼向電機制造領域拓展。
玻璃產業融通發展。祁縣是“中國玻璃器皿之都”,人工吹制高腳杯占到全國產量的80%。祁縣玻璃器皿是全省首批十大特色專業鎮之一,按照“生產自動化、行業標準化、品牌國際化”的方向,推動技術裝備升級改造,祁縣玻璃產業形成了以電、煤氣、天然氣為主的新型能源結構,生產由傳統的人工吹制向機械化和人工吹制并舉發展;建設國家玻璃器皿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具備了產品檢驗檢測、標準起草、新型材料應用、關鍵技術攻關等綜合科研服務功能;組建“祁玻集團”,推動國家級“一帶一路”中小企業特色產業合作區建設,以“祁縣玻璃器皿”整體參展及宣傳,進一步提升了區域品牌國際知名度。
液壓產業創新上檔。榆次是中國液壓工業的搖籃和發源地,“榆液”是全國液壓行業最著名的品牌。按照“品類多元化、產品高端化、裝備成套化”的路徑,推動產品品類拓展,形成了包括液壓閥、葉片泵、齒輪泵、柱塞泵、柱塞馬達、液壓缸、液壓系統在內200余個品種、4000個規格的產品體系;推動產品研發創新上檔次,太重榆液的高壓柱塞泵和高性能液壓系統、麥克雷斯的液壓油過濾裝置和液壓油線上監控系統、斯普瑞的高壓葉片泵和內嚙合齒輪泵多次承擔國家重點工程配套項目設備的設計制造;推動基礎元器件向細分領域成套設備拓展,方盛液壓的液壓電子產品、高行高鐵軌道板成形線、海洋的合金爐液壓開堵眼機實現了從生產到應用全流程構建,形成了新的行業增長極。
食品產業品牌薈萃。我市食品產業體系健全,按照“傳承老字號、引進大品牌、打造新標桿”的路徑,推動傳統老字號產業化發展,平遙牛肉、太谷餅、山西老陳醋全部實現了傳統工藝與工業標準化、規?;a的融合,產業規模大幅度擴張;發揮交通區位和開發區產業承載優勢,引進了伊利、娃哈哈、統一、今麥郎、白象、紅星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成為了山西乃至中西部地區重要的食品產業聚集區,紅星白酒產業園建成后,將擁有全國最大的自動化麩曲制造車間和麩曲清香原酒智能化釀造車間;打造本土食品企業新標桿,海玉園食品是華北最大的烘焙類食品生產基地,海玉石頭餅是我市的原創、首創、獨創產品,擁有80余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我市食品行業產值持續超百億,呈快速成長態勢。
提升產業發展競爭力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握發展重點,聚焦制造業振興升級,統籌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其中,提升傳統產業在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是一項重要工作。
按照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站在中部城市群太原榆次太谷城市核一體化建設的大背景下,我市加強分析研究,從傳統優勢產業轉型、企業創新、項目引進以及成果轉化等方面統籌思考謀劃,積極研究全市傳統優勢產業發展路徑,提高傳統優勢產業發展操盤能力。
聚焦轉型發展,放大傳統優勢產業市場競爭力。焦化行業加快進行大機焦產能替代接續;碳素行業推動負極材料項目建設,形成負極材料生產全國核心區域;玻璃器皿行業引導企業品牌化發展,形成營銷拉動生產,將傳統優勢轉化為產能優勢、品牌優勢。食品行業按照精深加工、創新引領、優勢突出的路徑,朝著規?;?、集約化方向發展,建設富有影響力的食品生產基地。
打造服務平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經營管理水平。實施人才素質提升工程,深入開展經營能力提升培訓及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精準服務、中小企業專業技能人才培訓、省外開展考察交流活動,依托三方中介機構,建立以產品推介、法律咨詢、信息服務、融資擔保、管理咨詢、資產評估、人力資源、專家智庫、技術共享為基本功能的企業服務“超市”,通過平臺服務,為企業對癥施策,精準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加快鏈條耦合,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融入工業高質量發展大局。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與新興產業發展互融,形成補鏈強鏈發展優勢。焦化行業通過焦爐煤氣制甲醇、制氫,為甲醇汽車、氫燃料汽車推廣應用提供能源基礎;碳素行業要助力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鑄造行業重點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推動鑄造高端化、精密化,融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液壓行業為煤機及專用裝備、專用車等產業提供定制化產品及配套服務。
圍繞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通過從強基固本到革舊拓新,我市圍繞做強增量、調優存量、優化結構,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全市傳統優勢產業正闊步邁向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新征程。
記者 王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