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3-12-26 09:44:11
日前,記者在和順縣看到,這里天藍地綠水凈、山川林木蔥郁、風光旖旎醉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的美好生態畫卷正在這里徐徐展開。
近年來,和順縣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堅定實施生態優先戰略,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自覺追求,在青山綠水里蹚出了一條美麗環境向美麗經濟轉變的生態富民之路,在守住綠水青山的同時,叩開了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華北豹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華北森林生態系統的頂級物種。和順縣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生靈自由棲息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也讓和順縣成為太行山華北豹的關鍵種源地。為使華北豹棲息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順縣生態協會和貓盟集結周邊村里的村民成立了“老豹子隊”,讓村民們農閑之余兼職“護豹”“尋豹”。
“這里林草茂盛,豹子喜歡在這里生活。平時,我們干完農活去附近的山上清一下捕獵套,給機器換換電池、換換卡,在周圍巡護一下,維護好豹子的生存環境?!焙晚樋h馬坊鄉小南溝村73歲的齊師傅告訴記者,加入“老豹子隊”后,每月可以得到500至1000元左右的補助。
齊師傅不僅是“護豹”的老手,還是“菜園子”的管家。這個“菜園子”就是豹鄉田。貓盟流轉了馬坊鄉樂毅村100畝棄耕農田用于豹鄉田試點。田里種植了玉米、高粱、小米等13種不同的糧食作物和20余種蔬菜,五彩斑斕的“植物園”吸引著各種各樣的昆蟲、鳥類及哺乳類動物,就連“左鄰右舍”狍子和華北豹也陸續來到豹鄉田打卡。而附近的村民除了得到土地流轉資金外,空閑時間也可以在豹鄉田里干活掙錢,齊師傅就是其中一員。
豹鄉田的開展探索出了生態保護賦能鄉村振興的新模式,利用IP打造和流量傳播為農產品和農田增值打開市場,通過種植多樣性、環境優化改造、協議保護等方式,保證農田森林嵌套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將生態研學、生態旅游等業態融合,發展生態旅游,建立保護發展的共同體,提升了當地收入。
此外,“華北豹”的周邊也給村民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和順縣通過“生態+電商”嘗試,打造“豹喜”禮盒。禮盒內包含非遺產品牽繡和CUCU原醋等。據了解,隨著禮盒的走俏,參與“豹喜”繡制的繡娘平均每月可實現增收2000元左右。
做活綠色生態文章,好風景變成了好“錢”景,“生態和順”名片越擦越亮,生態保護的經濟效益也正在逐步彰顯,生態致富路也將越走越寬。
本報記者 王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