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3-12-06 08:40:22
介休市龍鳳鎮張壁村全貌。 記者 張浩亮 攝
初冬時節,穿行在介休市龍鳳鎮,通村道路干凈整潔,農家庭院錯落有致,一處處好風光躍入眼簾。
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以來,龍鳳鎮立足實際,緊緊圍繞 “集中整治、長效運行”的總體目標,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組織有力、百姓有依,村莊有序、生態有景,富民有路、發展有方”的發展思路,大力整治村居環境,跑出綠色發展“加速度”,鋪開宜居宜業鄉村新畫卷。
該鎮黨委書記、鎮長王朝容介紹,鎮、村兩級通過宣傳車輛、村內廣播等循環播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倡議書,并在鎮主干道沿線醒目位置刷寫標語,通過微信群積極倡導動員村民參與整治行動,使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真正深入人心,實現戶戶參與、人人動手,切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政府引領搞旅游,咱村鄉愁又回暖。搬進新居有奔頭,旅游天天有新樣?!边@是介休市龍鳳鎮張壁村村民描繪新村新景的一首口頭歌。該村村企聯動,盤活古堡資源,在張壁古堡東側建成占地140余畝的張壁新村,建設村居別墅22套、單元樓239套,實現了整村搬遷。新村全部采用集中供暖,村內小學、文體中心、花園、AAA級公共衛生間、污水處理廠、供水供電管網和垃圾收集站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村民們實實在在享受到了高品質生活。搬遷后,村“兩委”每月對村內道路破損部分進行修復,每半年粉刷一次新村墻體立面,實現長效保潔,建成整村搬遷新樣板。
在張壁村的示范帶動下,龍鳳鎮許多村莊都華麗蛻變。南莊村因地制宜,保持古村特色,按照“風景宜人、環境宜居、村落宜游”的整治思路,對全村進行分類分片管理,修繕村內古建筑34處,安裝仿古路燈,鋪設污水管網2000余米,硬化村內通往明代澇池的道路,實現雨污分流,打造出古村與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示范點。西宋壁村以村民滿意度為落腳點,緊抓飲水安全、街巷硬化、戶廁改造等民生實事,完成上下水管網改造6000余米,水網入戶實現全覆蓋,新建3座蓄水池,實施糞污無害化處理,完成街巷硬化1.7萬平方米,戶廁改造覆蓋率達100%。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在近幾年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程中,龍鳳鎮堅持把村民最關心、反響最強烈、愿望最迫切的問題重點謀劃、重點推進,聚焦村容村貌、垃圾污水、田間小巷、交通沿線、陳規陋習,深入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由點及面形成黨建引領整治提升的新格局。截至目前,8個行政村、6個自然村街巷硬化、自來水管網建設全部完成;在南莊村、龍頭村、北莊村實施清潔供暖工程并已投入使用,實現了清潔取暖整村覆蓋;南莊村、北莊村、張壁村、龍頭村率先完成農村垃圾分類試點;介龍線沿線村莊污水全部并入城市污水管網;旅游線建成一座日處理能力800立方米的污水處理站和兩座污水收集點,龍鳳鎮的和美鄉村由“一處美”變成“一片美”,由“外在美”轉為“內在美”,由“一時美”邁向“持久美”,村民幸福感節節攀升。
鄉村的顏值提升了,更需文明的“里子”。該鎮從婦女力量、家庭力量著手,開展美麗人家、最美庭院等創建評比活動,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鄉風文明建設制度化、持續化,實現集中整治向常態化保持轉變,營造出政府組織、村民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徹底、成果鞏固、村民滿意。
冬日鄉村景如畫,靜謐清幽令人醉。鄉村之美,美在天藍水碧,美在鄉風文明,更美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產業興旺。
龍鳳鎮有著豐富的文化、旅游和農業資源,同時坐擁4A級景區張壁古堡和3A級景區南莊古村兩個知名景區。在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的基礎上,該鎮以這兩個村為輻射點,進一步優化農文旅產業結構,打造農文旅產業鏈,形成旅游發展聚集效應,建設匯集“吃、 住、行、游、購、娛”等眾多功能為一體的立體式景區,讓往來游客停住腳、留下來,帶動全鎮旅游廊帶建設,讓龍鳳鎮的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出門”就能上班,不僅享受到人居環境改善帶來的舒適,更讓這種舒適感,成為增收致富的有力支撐。
記者 楊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