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3-12-06 08:30:56
“聽完這堂課,讓我們對質量標準有了更深的認識,走‘專精特新’這條路的信心更強了,發展底氣更足了?!苯?,山西安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質量管理處副處長董錫儉在聽完“惠企直通車”進企宣講后,難掩激動之情,“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不僅現場為企業把脈問診,幫助企業查找問題,還針對企業生產所需的計量器具檢定、專利產出、知識產權運用保護等內容,為企業開出‘良方’,讓我們受益匪淺?!?/p>
企業從過去一知半解,到如今深入了解掌握相關計量、標準、質量以及檢驗檢測知識,并能轉化應用,受益于我市深入開展的“惠企直通車”市場主體提升專項行動。今年以來,我市以開展“惠企直通車”市場主體提升專項行動為抓手,針對市場主體面臨的困難,加大調查研究力度,深入企業進行幫扶,綜合發揮市場監管職能優勢,用好產業鏈、專業鎮、開發區三大平臺,將“惠企直通車”開到百業千企,提供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的惠企服務,通過更精準直達的服務,助力各類市場主體量質齊升。
謀劃與設計——
站高謀遠 夯基壘臺積厚成勢
今年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市場主體提升年”,“提升”二字最為關鍵,就是要進一步擴數量、提質量、增效益、優結構。
我市高度重視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千方百計厚植發展沃土。市委、市政府不僅對“市場主體提升年”活動提出明確要求并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還將“惠企直通車”市場主體提升專項行動列入《晉中市2023年“雙百雙創”任務清單》和全市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重點事項。與此同時,堅持省、市、縣聯動,迅速開啟創優營商環境“惠企直通車”。
聚焦重點,用好市場監管政策“工具箱”,打好市場監管服務“組合拳”。我市相關部門深入產業鏈“鏈主”企業、專業鎮代表企業,與企業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有效支持全市重點產業鏈和專業鎮做大做強。4月20日,推進產業鏈和專業鎮高質量發展暨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惠企直通車”專項行動座談會在平遙召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在助推專業鎮和產業鏈建設中發揮好主力軍作用,在規范市場、質量幫扶、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想辦法、出真招、見實效,真正根據企業需求,制定直通式、個性化解決問題手冊,做到精準匹配、精準推送、精準幫扶。
與此同時,將“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列入全市發展重點,“協同推進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列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質量提升行動”列為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市標準化和質量強市領導小組持續優化“大質量”頂層設計,全省唯一的晉中市質量和品牌發展研究中心提供智庫支撐,質量和品牌發展獎勵專項資金標準化戰略推進專項資金知識產權戰略專項資金協同發力,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共治的質量工作體系持續完善,各領域質量指標穩中有進。我市連續兩年被省政府推薦為“推進質量強國建設成效突出地方”。
增量與提質——
創新舉措 聚力打造發展高地
“惠企直通車”,不僅要讓各項政策和舉措在末端發力、終端見效,還要通過綜合運用計量、標準、質量管理、知識產權等要素資源,助力各類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我市牢牢把握全市8個新興產業鏈、3個省級專業鎮比較優勢,充分發揮企業、政府部門、消費者和行業協會等各方面作用,堅持運用“七步提升法”,推進“惠企直通車”不斷駛入新高度——
第一步,教育先行,提升質量人才隊伍。不僅與科研院校進行戰略合作,“理論授課”“實地觀摩”“云課堂”等形式別開生面,還舉辦了標準化和質量強市專題培訓班、企業首席質量官任職培訓班。第二步,質量攻關,提升質量創新動能。發布《質量攻關活動組織規范》地方標準,組織開展質量攻關活動。第三步,質量巡診,提升精準服務效能。按照“一企一策、一企一課、一企一標、一企一效”,全面開展質量巡診活動。第四步,精益管理,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創新開展企業精益管理分級評定,開設精益管理線上論壇,創建精益管理實訓基地,推動企業實現全面質量管理精準化精細化。第五步,品牌提標,提升核心競爭實力。扶持培育品牌創新成果,建立晉中精品庫,創建山西精品。第六步,平臺建設,提升共治共享能力。著力建設“1個云平臺+10個服務站點+100個協同窗口”的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應用綜合服務平臺。第七步,文化宣傳,提升全民質量精神。打造百條企業質量文化長廊,推進標準科技文化展示館群眾性活動,持續開展“匠心鑄夢·品質同行”質量文化主題活動。
“七步提升法”,一步一創新,我市正以精準服務讓更多市場主體“生得下、長得大、活得好”。
蓄力與突破——
標本兼治 護航企業行穩致遠
通過持續的工作推進,我市“惠企直通車”線下服務實現了縣域和重點企業全覆蓋,“惠企直通車工作站”“晉中開發區質量基礎設施服務平臺”“太谷瑪鋼專業鎮質量基礎設施應用平臺”三個線上平臺也已初步搭建。
在入企過程中,堅持“實”字當頭,全力實施惠企十件實事,真正讓企業在專項活動中得到幫扶、得到好處——
實施一批質量攻關項目,指導完成企業質量攻關項目103項,實現經濟效益4.7億元。培育一批首席質量官,以“線上+線下”模式,任職培訓企業首席質量官92名。建設一批“晉中標準”,指導《太谷壺瓶棗》等5項特色標準成功立項省級標準,有機旱作、特優農業、社會管理等領域地方標準突破50項。培育一批“山西精品”,全市7件產品入選第一批“山西精品”,獲省級補助資金280萬元;8件產品入圍第二批“山西精品”。實施一批“惠商?!表椖浚嵴駛€體企業經營者發展信心,完成理賠戶數502戶,理賠款320.6萬元。完善一批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全市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達257項;建成“山西食醋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計量技術輻射全市食醋企業。提升一批小微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為143家企業免費實施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節約企業資金150萬元。開展一系列質量巡診,服務企業764家,解決技術問題2139項,答復人大建議政協提案25件。開展一系列“質量提升企業行”活動,對企業強檢計量器具分級實施免費檢定,對“專精特新”企業檢驗檢測費用減免30%。服務一批重點產業鏈和專業鎮,指導太谷瑪鋼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指導經緯紡機申報第五屆中國質量獎;指導平遙牛肉創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支持吉利汽車山西基地開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質量提升行動;在祁縣玻璃器皿專業鎮開展企業質量管理認證提升行動。
下一步,我市將持續強化組織領導,優化機制建設,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推進質量惠企工作,并以“一站+一冊+一平臺”落實全市質量基礎設施服務平臺省級試點任務,開好“惠企直通車”,以高水平質量工作推動高質量發展。
記者 郭娟 通訊員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