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3-12-05 08:58:59
能源是壽陽縣戰略性支柱產業,也是轉型發展的主陣地。12月1日,記者從壽陽縣能源局了解到,近年來,該縣錨定目標出實招,以智開路、向綠而行,加快產業轉型,推動能源革命,致力從煤炭大縣向綜合能源強縣轉變。
隨著能源革命的深入推進,目前,壽陽縣已基本形成山西中部最具競爭力的智能綠色循環能源基地。煤炭產業實現了智能、綠色、高效開發,現有14座生產礦井,先進產能占比達100%,煤炭產量保持在3000萬噸左右,位居全市第一;電力產業形成“風、光、火、氣”多能互補一體化發展格局,新能源裝機容量80.2萬千瓦、裝機占比達46.5%,居全市第一;煤層氣產業以中聯為代表,形成南燕竹、松塔兩個煤層氣開采基地,年產氣量達3600萬立方,位居全市第二。
壽陽縣屬資源大縣,煤炭儲量約98億噸。截至今年9月底,原煤產量2330.55萬噸,同比增長15.22%。儲量多、產量高是優勢,但新形勢下,如何升級改造、提質增效,加強抵御風險能力?
為此,該縣重新認識基礎優勢和政策機遇,在經營管理、降本增效上下功夫, 深入開展挖潛增效行動,加快優質產能釋放,堅定扛起煤炭保供政治責任。同時,搶抓當前國家和省科學申請配置煤炭接續資源的政策機遇期,抓住“應核盡核、應增盡增”的政策利好,加快推進七元煤業500萬噸礦井建設,推動友眾煤業等四座760萬噸/年礦井產能核增,煤炭產能達到3250萬噸/年。
煤炭是我國能源安全的“壓艙石”,作為產煤大縣,壽陽縣認清自身優勢、兜底保障民生之余,高位部署破題轉型發展。壽陽縣委十四屆十一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三區一基地”建設戰略部署,推動智能化煤炭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為傳統能源數字化轉型指明了方向。2022年,新元礦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礦井和49個智能化工作面全部建成,煤礦智能化建設走在全市第一。
借山西壽陽智能化煤炭產業發展峰會的東風,該縣錨定“一四四”工作目標,即培育一個聯盟、推進四個智能化建設、開展四個行動,年內完成年產180萬噸以上的3座全礦井智能化升級改造和13座生產礦井26個智能化工作面建設;落實好挖潛上產、降本增效、綠色開采、科技賦能4個行動舉措;謀劃好90萬噸/年及災害嚴重礦井智能化升級任務;規劃出煤炭生產智能化、儲運智能化、監管智能化、全產業鏈智能化實施步驟;協調配合好產學研用一體的產業聯合生態體系建設。
下一步,壽陽縣將把構建新型能源體系貫穿到推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的全過程,摒棄單一開發模式,既要增量更要提質,重點在質效上做文章。鼓勵現有新能源項目擴容提質,實現資源高效利用,重點推動中船重工、國電電力共20萬千瓦風電項目建設;推進新能源與儲能融合發展,采取“光伏+儲能”和“風電+儲能”,實現新能源靈活高效利用;提高新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加快推動國網公司220千伏新能源匯集站建設,為實現全縣能源領域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 閆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