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3-11-27 08:49:35
11月14日,由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秘書處、中國成人教育協會主辦的2023年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全國總開幕式在重慶舉行。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自2005年起,已連續舉辦18屆,累計帶動4億多群眾參與相關教育培訓和學習活動,成為我國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載體和特色品牌。
在今年的全民終身學習活動中,我市涌現出2名全國新時代“百姓學習之星”、1個“山西省標準化社區學習中心”等一批典型個人和單位,全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成績斐然。
學習是我們每個人開啟智慧和力量之門的鑰匙,是社會進步、經濟繁榮、科技發展的直接推動力。發展終身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我市教育發展的目標指向。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要求,以舉辦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為契機,在全社會廣泛開展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學習氛圍日益濃厚,全民終身學習活動方興未艾。
“學習型校園”創建成效顯著
好書推薦、師生共讀、好書誦讀、名家領讀、書香之家、智能學習、微信讀書、數字化閱讀、“讀中華經典 做時代新人”主題讀書行動……今年以來,太谷區各學校通過開展貫穿全年的系列活動,營造出全民參與、全民閱讀、全民智學的氛圍,助力“書香校園”建設,受到了廣大學生和家長的一致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與太谷區一樣,全市各縣(區、市)堅持一地一案,各學校深入挖掘本校資源,設定不同主題,創新方法手段,持續開展全民閱讀季、讀書月、讀書節、書友會、讀書沙龍等活動,打造符合本校實際的閱讀活動品牌。
晉中二幼以“家長育兒水平能力提升”為切入點,組織開展了“全民終身學習周暨‘進階行動 提升家長育兒水平’”系列家庭教育大講堂活動,帶動引領家長積極參與到全民終身學習中。
榆次一中積極組織教研組、備課組、名師活動室,利用學科活動月等有利契機,開展“凝聚青春力量 奮進強國征程”朗誦大賽等活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終身學習理念。
晉中藝校舉辦“藝啟悅讀”讀書會,把推薦的好書寫在果實上、掛到閱讀常青樹上,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榆社縣積極開展“同書共讀、同學共進”活動,邀請作家李旭清、縣作協主席田勇參與縣城中小學領讀行動,宣傳讀書的好處、收獲、心得,點燃社會各界的學習熱情。
通過“書香校園”創建這一抓手,各學校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熱情,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此外,各學校還結合當地人文歷史,深入挖掘本地本校資源,讓學生親身體會本地悠久的歷史人文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們對家鄉和人民的熱愛之情,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和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健全學生人格。
“知識進社區”蔚然成風
全市各縣(區、市)圍繞“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主題,依托所屬社區教育指導服務中心、老年教育工作機構,充分發揮各級各部門及群團組織優勢,有效利用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社會公共資源,宣傳展示繼續教育、老年教育和社區教育辦學成果,積極營造全民終身學習的社會環境和良好氛圍。
晉中青少年活動中心利用晚上時間,組織開展“如何提升孩子內驅力”讀書沙龍,吸引了廣大家長積極參與討論。
靈石縣利用鄉鎮文化站、農家書屋和學校閱覽室、活動室、會議室,開放數字化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居民學習教育活動,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助力打造美麗宜居小區。
壽陽縣文化宮組織開展了“傳統文化進社區”系列惠民活動。依托 “儒學講堂”“道德講堂”“社區教學站”等基層文化教育陣地,打造傳統文化體驗、國學經典誦讀等活動品牌,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
榆社縣各單位、學校充分發揮特色教育資源優勢,線上線下相結合,加強互聯互通,推進優質學習資源共建共享??h融媒體中心聯合相關單位積極籌備,開設了“貧困助學”“森林防火”“基本養老”等民生講學活動;縣教體局以學校為單位,聘請省級學科帶頭人開設“語文課大閱讀”“與經典同行”等研讀講學活動;社區與培訓機構合作開設烹調、編織等生活技能學習課程。
左權縣開展學習型組織創建,各單位、社區積極舉辦論壇、講座等系列活動,滿足居民多元化學習需求。老年大學舉辦“最美閱讀者”評選活動,宣傳文化中心舉行書畫展覽,各鄉鎮、企業利用“農民書屋”和“職工書屋”開展讀書活動,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使讀書學習蔚然成風。
讓終身學習成為生活時尚
老年人退休后進入社區學習,年輕人在工作之余繼續深造,孩子在校內外不斷汲取成長養分……從牙牙學語的幼兒,到以學養心的中老年人,許多市民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和載體,享受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帶來的陽光雨露。
近年來,我市積極打通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各個環節,不斷挖掘本地和各類線上學習資源,營造開放共享的學習環境。宣傳推介新時代“百姓學習之星”、終身學習項目,組織開展主題閱讀、讀書學習、數字閱讀分享、智慧助老、實用技術培訓等活動,收到了預期效果。
同時,創新“互聯網+社區教育”,各部門結合自身職能,發揮專業技術優勢,找準與群眾生活的結合點,圍繞思想道德、科學文化、養生保健、心理健康、職業技能、法律法規、家庭理財、閑暇生活、代際溝通、生命尊嚴等主題,開展系列學習活動。通過舉辦報告會、讀書會、座談會、知識競賽的形式,構建學習型黨團組織,培養和提高全體社區成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針對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我市積極探索老年教育實踐,堅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塑造老年人價值觀,引導老年人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繼續發揮余熱、貢獻力量。各老年大學積極努力搭建終身教育平臺,讓老年大學真正成為老年人更新知識的課堂、文化娛樂的場所、精神文明的窗口,增強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我市全民終身學習已逐漸呈現出“亮點多、廣參與、全覆蓋”的可喜局面,全市“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學以致用”的良好社會風尚正在逐步形成。全民終身學習活動中涌現出的各類典型,已成為引領現代時尚生活的新風尚。
未來,我市將進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豐富社區教育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大力建設“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學習型社區,讓更多的市民參與到全民終身學習行列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記者 王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