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3-11-07 11:06:10
重大項目始終是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的“硬支撐”“強引擎”“動力源”。今年以來,靈石縣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緊抓快干、真抓實干,項目建設氛圍更加濃厚、力度持續加大、成效逐漸顯現。
激發低碳發展新動能
作為煤焦大縣的靈石,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不僅是生態環境問題,更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問題,必須堅定使命擔當,努力蹚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
不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通過發展綠色生產,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挖掘循環經濟潛能,助推新舊動能轉化。在靈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關產業園區和兩渡產業園區,記者看到這一理念落地生根。
位于南關產業園區的聚源煤化300萬噸/年煤焦化提標升級綜合利用改造項目總投資34.5億元,占地936.05畝,主要建設4×60孔JL6555D搗固焦爐,配套焦化備煤裝置、化產回收裝置、公輔設施及系統工程配套的環保設施。目前,項目1、2號爐已投產。位于兩渡產業園區的易安新能源55000Nm3/h焦爐氣碳減排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9.5億元,占地268.5畝,主要建設焦爐煤氣預處理以及循環水、消防水、配電、空壓制氮、中控室及化驗等公輔設施。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1.4億元,預計明年9月建成投產。
集聚改革發展新優勢
近日,靈石縣又進行了兩單再生水水權交易,解決了兩家企業21萬立方米/年的工業用水問題。該縣利用水權交易鑰匙,有效破解了貧水地區資源大縣的產業用水“瓶頸”,實現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可持續發展。
靈石縣是我市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水資源匱乏,供需矛盾突出,全年取水量缺口達2000萬立方米以上。為突破“水瓶頸”制約,靈石縣主動爭取,開展水權試點改革,2021年7月,在全國首開再生水水權交易先河。再生水使用權受讓方宏源富康等3家公司通過“靈石縣水權交易系統”提交了為期5年的720萬立方米/年的交易申請。中國水權交易所聯合地方主管部門進行了全過程審核,并頒發交易鑒證書。
靈石縣保凈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是該縣再生水集中運營管理部門,正按照“供水管網全貫通、工業園區全覆蓋”的發展要求加緊供水管網建設。截至今年8月,已投資2.29億元,基本建成連接12座污水處理廠、覆蓋3個工業園區、總里程67.787千米的再生水管網。同時,全縣按照再生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利用、全交易”目標,積極推進總投資2.1億元、兩年三期的城市“雨污分流”建設工程和總投資1.6億元、日處理能力1萬立方米的兩渡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建設,不斷提升全縣再生水保障能力。
靈石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已通過推進再生水交易,深化水權制度改革,基本實現了由“水瓶頸”向“水支撐”、無償交易向有償交易、再生水回收利用全覆蓋的轉變,促進形成了污水處理利用資金、水生態取補平衡、生活污水處理利用等良性循環,達到了經濟、社會、生態三贏效果。
擘畫融合發展新藍圖
以項目建設這個主動輪,帶動經濟運行的所有輪子一起轉,形成改善供給、擴大需求、拉動增長、推動發展的“乘數效應”。
工業賦能與鄉村振興“雙向奔赴”,在山西現代鑫源牧業產業園已成為現實。
今年2月,一輛輛滿載著荷斯坦奶牛的貨運車輛駛入產業園,上百頭優質奶牛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走下裝卸臺,走進嶄新、舒適、溫暖的現代化牛舍,成為產業園的“新成員”,標志著產業園5萬頭奶牛養殖項目牧場正式投產運營。
近年來,靈石縣堅持“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推動農田建設,以現代鑫源牧業產業園為龍頭,建設“山西省中部萬畝有機旱作牧草種植核心區”,將昔日礦山治理成萬畝良田,打造礦山治理修復和現代農業發展“靈石模式”。
山西鑫源煤業副總經理師青海表示,該項目采用國內頂尖技術,飼喂、取奶、糞污處理等流程高度智能化,并配建光伏發電和沼液發電項目,形成了“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的綠色產業體系。目前,產業園已存欄奶牛6000頭,并開始繁育,預計2024年可達1.3萬頭奶牛存欄。產業園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年可實現青貯牧草銷售6億元,有機肥銷售收入5億元,肉牛銷售收入0.75億元,鮮奶銷售收入30億元,電力銷售0.5億元,綜合銷售收入達到42億余元,可為周邊群眾提供600余個就業崗位,人均年收入增加3萬元左右,可示范帶動全縣優質牧草種植15萬畝,對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快形成種養加循環產業體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具有重大意義。
記者 雷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