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3-11-04 09:50:14
11月1日10:00,靈石縣第五小學內,當學生們還在教室里上課時,學校餐廳里的做菜師傅們,已經在為大家的午餐忙碌了。
“這里的飯菜挺可口的,我最喜歡這里的炸醬面。”學生李栩瑤說。今年9月以來,靈石縣實施“放心午餐”工程,切實幫助家長解決了小學生中午接送難、午餐無法保障的問題,受到家長和學生的好評。
從11:45開始,學生們有序到餐廳就餐。“今天中午有肉炒土豆片、家常豆腐、紫菜蛋湯,主食是米飯,菜式搭配是合理的?!膘`石縣第五小學總務主任李強說。
李強介紹,從人員聘用、進貨渠道、食材入廚、食譜制定再到科學加工,學校對每一關都做了嚴格把控、精細管理。同時,為進一步提升和改進午餐質量,學校實行陪餐制,值班教師會第一時間掌握用餐情況,對就餐當天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并記錄反饋,確保學生吃得放心,解除家長后顧之憂。
課后服務“擴容升級”,是靈石縣為民辦實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一個縮影。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靈石縣把為民辦實事作為重實踐、建新功的具體抓手之一。
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縣四套班子領導牽頭領辦,各職能部門同題共答,月末逐項對賬、逐一落實。靈石縣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持續不斷改善民生,解決了一批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到滿意的實事。
聚焦民生保障,靈石縣堅持“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服務理念,打造“三大為民辦實事品牌”,讓困難群眾救助更省心、政務服務更順心、救助溫度更暖心。該縣各鄉鎮、城區便民大廳提供“一門受理,全科服務”,困難群眾只需提供身份證和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書即可完成救助申請,真正實現了“只需跑一次,無需開證明”。全縣共建成11個社工站,為社工、志愿者、社區社會組織、慈善力量發揮作用搭建了平臺,暢通了為民服務的“毛細血管”,協助民政開展困難群體走訪、建檔和臨時救助等事務,受益人數達4000人。
聚焦教育領域,靈石縣積極推進七中、四中、一職中教學樓、標準化特殊教育學校建設等項目,圍繞課堂教學和課后服務提質增效、雙向發力,探索推行城區小學生“放心午餐”工程,持續實施學生“放心奶”計劃。
聚焦醫療衛生,靈石縣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發展理念,拓寬柔性引才渠道,采取“院院合作、縣校合作、政策保障”的方式,引進省級專家18名,聘用山西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3名,有效填補多項專業技術空白,提高了縣內就診率。
聚焦居民養老,靈石縣開展養老產業調研項目,將社區80歲以上高齡老人,低保家庭中的60歲以上失能、半失能老人和70歲以上獨居、失獨、空巢老人等特殊群體納入購買服務對象,實現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應納盡納、應享盡享社區購買服務。開展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引導社會力量和資金助力養老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切實解決“養得好”的問題。
聚焦就業領域,靈石縣按照“政府主導、人社牽頭、鄉鎮配合、服務便民”的原則,在縣城內建成1個零工市場,城區和各鄉鎮依托就業服務站建立了11個零工驛站,通過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優化就業服務,帶動更多群眾就業增收。截至目前,城鎮新增就業2898人,轉移農村勞動力2216人。
聚焦交通出行,靈石縣實施33公里“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在曹家原、南王中、靈石縣人民醫院、兩渡鎮安裝違停抓拍系統,切實維護交通秩序,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對交口鄉程家莊村入村主路進行整修、對壇鎮鄉楊家山村水毀道路實施硬化及護壩工程,進一步消除安全隱患,方便村民出行。
聚焦民生工程,靈石縣實施天然氣置換焦爐煤氣工程,對21.5公里戶內立管及老舊燃氣管道進行改造,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置換。同時,實施了農村生活污水6個應急工程、2023年冬季集中供熱改造工程、晉中王禹220千伏輸變電工程、鎮區供熱、供水、排污管網基礎設施一體化工程第一階段工程。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下一步,靈石縣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破解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讓主題教育成果持續惠及民生。
記者 雷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