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3-10-12 14:48:41
靈石縣兩渡鎮崔家溝村新貌。 通訊員 田勇 攝
從靈石縣一路往東,至東北部邊緣處,汾河從這里蜿蜒流淌,汽車滿載烏金駛向108國道,同蒲鐵路線上列車往來穿梭……這里是兩渡鎮崔家溝村,這里優勢產業蓬勃發展、綠水青山百姓歡顏、生活富足鄉風文明,正在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盤活優勢產業
加快轉型發展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
崔家溝村煤炭資源豐富,工業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就在二十年前,這里的經濟卻一度停滯不前,村民們長期徘徊于溫飽線上,人均收入僅1000元?;貞洰敃r的情況,山西聚義實業集團創始人、崔家溝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殿輝十分動容:“村里有一座煤礦和一座洗煤廠,但礙于設備老化,產量一直上不去,加之當時煤炭市場形勢嚴峻,村子發展真是舉步維艱”。
2003年,王殿輝全票當選村委會主任。在深入考察調研后,他決定背水一戰,投巨資對洗煤廠和煤礦實施技改擴建,又搶抓機遇,加速完成煤炭資源整合。一系列創造性變革使原本瀕危的村辦企業一路蛻變為赫赫有名的山西聚義實業集團,也成為崔家溝村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投資23億元打造聚義循環經濟工業園;成立集網站運營、信息咨詢、電子交易等高新技術于一體的科技有限公司;組建機械制造研發中心、新型建材研發中心;生產的愛寶森可拆卸地板模塊成為當今市場的“寵兒”……
數年來,王殿輝帶領村民按照“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循環發展”的思路,橫向推動資源整合,縱向延伸產業鏈條,不斷推動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逐步打造出一個集煤炭、墻材、焦化、化工、發電、發運、機械制造于一體的鏈型產業集團,帶動鄉村經濟持續壯大。
經濟發展帶動了村民就業和收入水平提升,目前,村里絕大部分勞動人口均可實現當地就業。“我是經濟學專業的,大學畢業后回村工作,不僅離家近,收入也可觀,日子過得非常愜意!”山西聚義實業集團分公司會計張宇告訴記者。
企業反哺鄉村
帶動村民共富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作為聚義集團創始人,王殿輝始終堅持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反哺鄉村,借助企業優勢力量,積極探索鄉村振興多元路徑,不間斷實施惠民舉措,帶動村民共同富裕。
2019年,投資2億元、由村企共建的晉寶望種養專業合作社成立,合作社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村民”模式,帶動80余戶村民入股,每年按股固定分紅,同時吸納60歲以上村民、企業退休職工再就業,促進村集體年增收50余萬元,距離“人人有工作、戶戶有保障”的目標更進一步。
經濟發展保障了村里“兩免五補一福利”惠民舉措的落實,即在全村推行有線電視免費、自來水免費、老年生活補貼、種植業補貼、養殖業補貼、貧困病災戶補貼及考入高中及大中專院校補貼,每到逢年過節,村民還能領取相應福利。此外,村里對60歲以上老年人每年補貼生活費600元,對貧困戶、殘疾人、退伍軍人、天災人禍、重大疾病等都給予生活救濟。
口袋鼓起來了,日子過紅火了,村民素質隨之不斷攀升,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近年來,崔家溝村先后被評為“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文明和諧村”“基層文化先進村”等,全村40多戶農戶被評為文明戶,該村成為兩渡地區乃至靈石縣大有名氣的好村莊。
打造宜居環境
建設和美鄉村
“要讓村民們過上城里人的生活!”王殿輝的話擲地有聲。
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提出,要推廣“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崔家溝村“兩委”緊跟政策、統籌謀劃,投資50萬元特邀國務院縣域經濟發展中心專家和上海漢明建筑設計國際有限公司工程技術人員為村子未來發展勾畫藍圖,同時,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使全村面貌煥然一新。
——“一園、兩街、五區”初具雛形,生態觀光農業園區內植被繁茂、綠草如茵,各色水果琳瑯滿目;商業街上兩排門面小樓滿足人們日常生活所需;13棟安居樓和4棟職工住宅樓拔地而起,幾百戶居民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樓房。
——投資千萬興建的體育場向村民、職工免費開放,娛樂健身設施一應俱全;環境優雅的敬老院、設施先進的衛生院讓人足不出村就可享受城市化服務;全縣唯一一所村辦初中的標準化教學樓里,朗朗書聲傳遞著未來的希望。
——實施108國道入村口景觀綠化項目,外環路沿線綠化水平提檔升級,建設荷、塘、魚、鵝立體養殖生態休閑區,全村新農村綠化面積達48%,環境扮靚了,空氣清新了,村民居住體驗感持續攀升。
如今的崔家溝,居民有新房,村莊有新貌,服務半徑合理,資源配置有效,一個現代化新農村、富裕村正在逐步形成。
回首來路,二十載篳路藍縷、風雨兼程;眺望未來,亦必是足程不息、步履鏗鏘,堅毅勇敢的崔家溝人定將昂首闊步、一往無前,在鄉村振興道路上譜寫屬于自己的絢麗篇章。
記者 呂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