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3-09-27 09:43:30
秋分時節的太谷,風清氣爽,果蔬飄香,掩映著豐收的喜悅,汲取著前行的力量。
太谷區的陽邑小鎮,是中國農村改革的重要推動者之一杜潤生先生出生、成長和早期革命活動的地方。9月25日,這里高朋滿座,大咖云集,智慧與觀點的碰撞交融頻頻上演,2023鄉村振興(太谷)論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分論壇在這里舉行。這也是2018年以來五屆鄉村振興(太谷)論壇首次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列入分論壇之一,為做好當前鞏固銜接工作提供強勁動力。
鞏固之余,如何拓展脫貧成果?北京新發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璽深有思考。他從市場的角度分析,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打造農產品品牌,品牌就是記號,助力脫貧地區農產品銷售還需形成品牌效應、講好品牌故事?,F觀我市,正在加快實施“特”“優”農產品品牌戰略,持續打造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品牌、山西百家“特”“優”農產品品牌、市級區域公用品牌 、功能農產品品牌和地理標志農產品,進一步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農業轉型跨越高質量發展。
“從2017年開始,受國務院扶貧開發辦公室、鄉村振興局以及各省、市、自治區委托,我們先后前往1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300余個區(旗、縣)進行評估和調研工作,走訪7.6萬余戶,形成評估研究報告和政策建議報告160余份?!弊龊渺柟蹄暯庸ぷ?,迫切需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學者的力量?,F場,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成虎向大家介紹著近年來的工作成效,語氣中難掩自豪。他開心的是,自己可以從事喜愛的研究工作,同時全程參與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歷程,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貢獻了力量。
“自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中央、省、市、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累計投入近1.6萬億元,因此,農村扶貧項目資產是重要監管核查內容?!鄙轿鬓r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趙敏認為,要根據資金來源、受益范圍、管理需要等明確權屬,盡可能明確到獲得收益的個人、村集體經濟組織等。比如,昔陽縣落實落細省內外務工一次性交通補助和穩崗補助政策,通過簡化申報流程、實行承諾制和代辦制,確保補助資金精準到戶,進一步激發了群眾務工就業增收的內生動力。
晉城市陵川縣是革命老區, 該縣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畢雪忠分享道,鞏固銜接工作開展以來,全縣堅持“路景村業”一體推進,以太行一號旅游公路為紐帶,建成136公里主線、100公里支線的旅游大路網,帶動90%脫貧村、90%脫貧戶,從業人員超過1萬人。他熱情邀請與會人員到陵川參觀體驗這條旅游路、觀光路、致富路。他的分享也為我市做好鞏固銜接工作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好經驗、好做法。
從因煤而亂到人居興旺,推動陽泉市郊區河底鎮固莊村改變的關鍵是什么?是“把規矩立起來”。該村黨委書記張三虎在講述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歷程后說:“一個村干部必須心中懂規矩、行動守規矩。要時刻不忘初心,想一想當初入黨為什么;凝聚黨心,看一看現在跟黨干什么;傾聽民心,問一問現實為民做什么?!睒銓嵉脑捳Z,接地氣的講述,道出了一個真正為民謀幸福的好干部應該具備的精神品質,引發全場共鳴。
諸多奮斗,萬千感慨。隨著嘉賓分享結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分論壇也圓滿落幕,但與會人員仍在拍照“取經”、收集資料、交換名片,這樣的效應,是此次分論壇成功舉辦的印證。晉中也將充分借鑒典型案例,總結經驗做法,切實把鞏固銜接實踐在充滿希望的廣袤田野,落實在滿含期待的老鄉心坎,奮進在鄉村振興的嶄新征程。
記者 楊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