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市人防辦黨組書記、主任 劉彥忠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人民防空是國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把人防工作放在全局中去謀劃推進,確保人防事業始終同黨和國家的事業同步推進。要將人民防空具體工作與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起來,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與牢記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防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加快專業隊伍和指揮體系建設,加快運行機制和內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不斷推動黨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人防系統落地生根,切實圍繞奮進“兩個基本實現”,發揮“五個更大作用”,在加快轉型發展中發出人防好聲音,作出人防新貢獻。
一、始終堅持“人民防空是國之大事、是國家戰略、是長期戰略”的地位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次全國人民防空會議上指出,人民防空是國之大事,是國家戰略,是長期戰略。這一重要論述是在深刻把握國家安全形勢和戰爭形態發展變化后,對人民防空作出的全新戰略定位,標志著我們黨對人民防空事業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深刻理解這一新定位,對于增強做好人防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發展人民防空事業的決心和意志,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
從國之大事高度認清人防建設?!秾O子兵法》云:“兵者,國之大事”。人民防空是國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軍事斗爭準備的重要力量,肩負著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經濟建設成果的重要職責,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在信息化戰爭條件下,人民防空的地位作用進一步凸顯,事關國家安全、人民安危和現代化建設成果。與此同時,人民防空設施在節約城市用地、改善城市環境、繁榮城市經濟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加強人民防空建設,既能在國防建設中轉化為戰斗力,又能在經濟建設中轉化為生產力。為此,必須切實從“國之大事”高度,從國家安全和發展需要,深刻認識人民防空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不斷增強做好人民防空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從國家戰略需要統籌人防建設。人民防空是國家戰略,要求我們必須強化大局觀念和戰略思維,用更加寬廣的視野思考問題、理解任務、找準定位,積極從國家戰略需要統籌人民防空建設。嚴格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轉變人民防空發展方式,積極推動把人民防空建設納入我市建設總體規劃,把人防工程作為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重要載體,在城市中心區、人口密集區、商業繁華區和重要經濟目標區域,配套建設人防設施,形成平戰結合、相互連接、四通八達的城市地下空間,不斷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從長期戰略出發謀劃人防建設。風物長宜放眼量。人民防空作為長期戰略,要求我們籌劃組織人防各項建設必須立足長期、著眼長遠,不能目光短淺急功近利。要進一步做好長期規劃,堅持常抓不懈、常備無患,注重長期抓、抓長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甘為后人做鋪墊的心態和“抓鐵留痕、踏石留印”的毅力,著眼長遠抓建設謀發展,持續筑牢人民防空事業根基。
二、始終堅守“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的使命擔當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提升履行使命任務能力,提高防空襲斗爭能力,有效履行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職能使命。將把履行使命擔當作為人民防空的根本價值所在以及推動人民防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入應急管理,努力做到戰時保護人民、平時造福人民。
聚焦“戰時防空”抓備戰。人防軍事斗爭準備是人民防空的核心任務,將始終堅持大事大抓,做到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著力加快新質人民防空戰斗力生成,運用信息系統將各種防護力量、防護單元、防護要素融合集成為整體防護格局,提升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防護能力。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分級分類防護制度,明確防護類別、等級、標準和職責,制定防護預案,完善防護措施,落實防護要求,改進防護手段,組織防護演練。
突出“平時服務”促融合。致力把人防建設融入城市建設,科學統籌城市防護需求與人防工程建設關系,統籌地上與地下建設,不斷優化人防工程規模、類型和布局,切實把人防工程打造成城市生命線工程;堅持把人防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防止系統內自我設計、自我循環、自我檢驗的封閉式發展,進一步向社會投資特別是民間資本敞開大門,推動人防發展市場化;充分發揮人防資源服務經濟社會功能,加大平戰結合力度,在保證戰備功能前提下有效提高開發利用效益,讓人民防空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著眼“應急支援”強能力。人民防空是政府應急管理的重要力量。要充分發揮人防組織指揮、信息系統、警報報知等體制優勢,自覺融入政府應急管理體系,積極與政府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體制對接,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互為補充。同時,主動參與公共安全管理,為應對突發事件、搶險救災和應急救援服務,結合“5·12”防災減災日、“9·18”警報試鳴日等時機,采取劃分階段、突出重點、逐步升級的方式,大力開展群眾性防空防災演練,通過練指揮、練協同、練戰法、練保障,著力提升組織指揮、協同保障和應急救援能力。
三、始終堅定“人民防空為人民”的服務宗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人民防空為人民,鑄就堅不可摧的護民之盾。人民防空為人民是人民防空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民防高質量發展,必須積極為民謀福祉,切實鑄就堅不可摧的護民之盾,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堅持民生導向。強化宗旨意識,樹牢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以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檢驗和衡量人民防空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在政策制定、大項建設、利益糾紛等方面,盡可能從普通群眾的利益出發,加強對開發商的監督管理,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積極問計于民、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吸納群眾意見建議,凝聚群眾智慧力量,形成眾志成城、群策群力推動人民防空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發揮民生效益。結合人防實際,尋找服務民生的有效載體,主動與政府為百姓辦實事的項目對接,加大自建人防工程投入力度,提升人防反哺社會、服務民生成效;充分發揮人防工程平時功能,努力將人防工程廣泛用于城市交通、停車以及商貿、文化、旅游等領域,讓老百姓充分享受人防發展成果。
回應民生關切。注重暢通民意渠道,利用人防網站、便民平臺等加強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關注社會輿情,認真回答和處理好群眾對人防工作的咨詢、投訴和建議;集智攻關,回答和解決好人防車位出租出售等重大社會關切。同時,積極以群眾的呼聲作為工作的第一信號,不斷校正人防建設發展方向,努力使各項工作都合乎民意、切實可行,贏得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新時代呼喚新作為,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要進一步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國防意識、責任意識,銳意進取、真抓實干,奮進新時代,創造新業績,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奮力開創新時代人民防空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