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3-08-31 09:10:55
圖為市城區新貌。 記者 張浩亮 攝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
城市的核心在人,解決好群眾的衣食住行問題,是城市管理的內在取向;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舒心,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標尺。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把以民為本作為城市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手抓城市建設,一手抓城市管理,從小處著眼、從細節入手,推動安居、宜居、樂居的城市建設。
如今,走在我市大街小巷,目之所及,皆是這座城市的文明風景,心之所及,皆是這城百姓的幸福感受。
城市更新
大手筆構筑宜居之城
家門口的運動場地變多了,街角的公園更美了,多年的斷頭路打通了……見綠、見美、見民生,看到發生在身邊的可喜變化越來越多,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也越來越強。
“這里綠色環繞、空氣清新、停車便利,可以打籃球、打乒乓球,還有健身器材,真是不錯?!?傍晚時分,市民李毅帶著孩子在市城區體育西路一處街邊公園游玩。他告訴記者,這里原來是空閑地塊,經過政府改造后成了周圍居民遛彎、休閑的首選之地。
如今,我市城區越來越多的“口袋公園”鑲嵌在鬧市之中,在貫通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城市生態體系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建設“口袋公園”是我市持續開展城市更新行動,不斷刷新城市顏值,優化服務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對主干道、社區周邊閑置綠地、邊角空地等進行挖掘利用,在保留原有植被、充分融入周邊綠色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增綠、見縫插綠、應綠盡綠,同步配套兒童樂園、露天體育場等,不斷織密城市綠色網絡。這些大小公園串珠成鏈,連接起了城市綠色生態廊道。
縱橫交錯的道路和街巷,是城市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是否暢通、群眾出行是否便捷不僅關乎城市形象,更關系到市民的生活品質。我市立足城市長遠發展,持續推進城區路網建設,全力打通城市道路“腸梗阻”,激活發展新動能。
“從魏榆路、龍城大街快速路到單位最多15分鐘?!痹谑谐菂^龍湖國際居住的市民馬嘉琪,工作在太原,每天上下班他已經習慣了走這條路線。沒有紅綠燈、沒有路口交叉車輛,沒有行人、非機動車影響,通行提速了,晉中、太原兩市百姓同城生活的夢想走進了現實。
作為我市與太原市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龍城大街和魏榆路的通車為兩市的發展帶來重大機遇和巨大發展空間。此外,我市還下大力氣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加快城區路網建設,暢通城市發展動脈,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出行新期待。
管線下地、雨污分流改造、建設政府免費停車場、降低道路側石、加快推進市城區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我市激活“沉睡”資源,打出便民惠民“組合拳”,提升城市功能、激發城市活力、改善人居環境,讓城市更新融入社會發展、惠及百姓萬家。
管理為重
精細化打造品質之城
些許小事連著偌大民生。對于城市來說,建設與管理,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缺一不可。我市站在群眾的立場和角度去想問題、干工作,厚植為民情懷,堅持精準發力,讓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成色更足。
“一眼望去,道路整潔了,出行方便了?!笨粗议T口通行環境大改變,家住市城區花園路附近的居民楊娜露出了掩藏不住的笑容。
花園路電動車市場是市城區規模最大的電動車、自行車、摩托車市場,已有近20年的歷史,經銷商達40余戶。為了招攬生意、促進銷售,商戶常常把待售車輛擺放在店門前,影響居民正常通行。為有序規范市場秩序,我市組織相關商戶召開座談會,傾聽大家意見建議,根據經營業態研究制定管理方案和標準,與商戶簽訂外擺承諾書,引導商戶按照統一標準設置遮陽傘篷,在銷售旺季有序組織促銷活動。
非機動車亂停放,既影響市容環境又妨礙出行安全。為提升城市形象品質,我市通過前期摸排,在市城區主次干道、醫院、公園、商場、超市、學校、便民市場、窗口單位等重點區域周邊,增設5100余個非機動車停車位,可停放9.52余萬輛非機動車,進一步解決非機動車車位少、停車難的問題。
針對共享單車停放秩序亂等問題,采取約談企業、規范整治、強化考核、嚴格執法等方式,開展多部門聯合集中整治,加大共享單車整治力度,并廣泛發動社區、高校強化宣傳教育,加強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普及,引導車主將車輛停放在指定區域,營造共建文明有序市容環境的良好氛圍。
初心為民
全方位勾勒幸福之城
走進市城區橋東街便民市場,寬敞明亮、干凈整潔、管理規范?!白叱黾议T過個馬路就到了,特別方便?!奔易驏|街田森嘉園小區的張阿姨告訴記者,自從建起了便民市場,不僅購物更加方便、安全、放心,整條街也變得井然有序。
流動小商販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難題,如何做到既滿足群眾需求,又方便商販經營,還要解決亂占馬路的問題?我市因地制宜規劃建設了綜合便民市場。市場環境好、設施齊全,實現了“一站式”采買,居民的“菜籃子”拎得越來越舒心。
“看看表演,嘗嘗小吃,很開心、很放松,驅散了一天的疲憊。”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榆次老城縣衙廣場燈光璀璨,鳳鳴夜市人來人往,市民或全家出動、或攬朋攜友,盡情享受夜生活。
“煙火氣”是一個城市最美的風景。我市通過優化布局、豐富業態,規范經營、提升服務,對基本成型并形成規模的“煙火氣”集聚區進行提檔升級,對居民集中、消費密集的菜市場、餐飲街、早夜市等場所進行拓展延伸,設置13個夜市和2個后備箱集市,在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打造高品質城市空間的同時,為市場主體發展提供多元化的空間場景。
“煙火氣”升騰,“新活力”煥發。在活躍街面“市井氣”“煙火氣”的同時,我市加強經營執法管理,規范市場秩序,妥善處理環境衛生,保證市容干凈有序。同時,允許沿街餐飲店在嚴格執行“門前五包”的前提下,在規定時段、范圍內經營,并鋪設隔油布、配備垃圾收集容器,進一步滿足市民群眾品質化、多元化、便利化的消費需求,實現城市繁榮與規范發展的平衡與共贏。
城因人而興,人因城而榮。我市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更新的視野、更強的干勁,繼續描繪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新藍圖。
記者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