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3-08-25 09:09:13
8月20日,在介休市張蘭鎮南窯頭村林麝養殖基地,工作人員正忙著給林麝打掃圈舍。
“我們村的林麝養殖項目設計規模為800至1000頭,一期圈舍400個,已引入林麝58頭,飼養狀況良好,計劃今年10月左右再引進150至200頭?!蹦细G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光榮介紹道。
“產業興”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只有“產業興”才能實現“村民富”。近兩年來,南窯頭村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盤活集體閑置土地,引進發展林麝養殖項目,走出了一條村企合作特色養殖產業發展之路,激活了符合本土特色的“致富密碼”。
林麝主要產麝香,麝香是名貴藥材,市場價格高、市場需求量大,素有“軟黃金”之稱。但林麝養殖對自然條件有著很高的要求,最佳生存環境在海拔1100至1800米之間,南窯頭村海拔在1300米左右,正好滿足林麝的生存條件。
林麝主要以桑葉、杏葉等樹葉為食,加配蘿卜、玉米粉為精細料,因此,村民不僅可以通過銷售麝香以及林麝幼崽增加收入,還可以通過作物飼料種植,優化畜牧產業結構。
村民王海軍說:“林麝的養殖不僅有效解決了土地撂荒等問題,還帶動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農民增產增收,現在我們致富的信心和底氣更足了!”
林麝外形似鹿,后肢比前肢長,跳躍能力出眾,與澳洲袋鼠有相似之處,但它生性膽小怯懦、性情孤僻,一聽到人的腳步聲便會焦躁不安。因此,基地為每一頭林麝都設置了“獨立房間”,并保持周圍環境安靜衛生。為更好地照料其“飲食起居”,基地還安裝了監控系統,安排專人24小時進行觀察,對圈舍進行編號,建立了每頭林麝的“戶籍檔案”,對每天的喂養情況作記錄。只要打開檔案,每頭林麝的信息一目了然,為后期的規?;l展奠定了信息基礎。
王光榮說:“林麝養殖是農民穩定增收的有力保障,是實現產業振興、鄉村振興的重要之路。村里將按照‘集體+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推行‘自養、代養、寄養、合養、飼草、務工’六種養殖模式,讓村民共享產業發展紅利?!?/p>
本報通訊員 曹彩云 楊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