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3-08-12 09:23:43
初秋時節,靈石縣靜升鎮核桃洼村家庭農場的蔬菜種植基地里,綠色蔥蘢,果實累累。50畝平整的種植基地被分割成一個個小塊地,分門別類種植的各種蔬菜長勢良好。
“我現在種的這半畝地是搬遷以后村集體平整開發出來的。村里不僅給土地施了肥,還給我們提供蔬菜苗。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現在老了也閑不下來,每天沒事我就到地里來看看。你看,這是辣椒、豆角,那邊是西紅柿,除了自己吃的,剩下的還能拿出去賣,還能多一份收入。”8月6日,記者見到耿玉生時,他正在自家地里忙活。
言談間記者了解到,核桃洼村耕地面積有1700余畝,全村有200戶568口人。3年前整村搬遷后,村民分散居住在沿河五村。
人搬走了,土地撂荒了,怎么辦?
為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近年來,核桃洼村強化黨建引領,通過黨員干部帶頭先行、壯大村集體經濟等方式,結合村莊實際和村民意愿,扎實推進農村耕地撂荒整治行動,實現復產復耕。昔日的撂荒地,在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變成了增收田。
土地整治好了,怎樣進行播種、管理,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核桃洼村邀請農技人員、“土專家”、“田秀才”加入黨員助農服務隊,為群眾送種苗、送技術,通過深入田間地頭、微信視頻等方式,開展選種、栽培、除害等技術指導,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確保新開荒地里的農作物生產順利進行。
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俊彥告訴記者,在村民增收方面,核桃洼村黨支部將“家有一份田、豐富菜籃子”作為工作重點,鼓勵村民認領一份菜地,并提供各種便利條件,讓村民在實現自給自足的同時,還可以向市場提供服務。目前,已有88戶村民認領了20余畝地,種植應季蔬菜。
從耿玉生的菜地出來,記者跟隨大學生村官王佳琳來到核桃洼村百畝蔬菜園種植基地,只見一片片綠油油的辣椒苗一眼望不到邊,一個個圓潤飽滿的西紅柿點綴在綠葉間,煞是好看。田地里,靜升鎮包村干部、核桃洼村村“兩委”和村民們正在忙碌地除草、采摘。
“現在,我們村除了種植的1000多畝高標準農田外,西紅柿和辣椒長勢也非常好,雖然已經整村搬遷,但村‘兩委’班子特別團結,村民們干事熱情非常高,激發了我在基層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我會做好村里的‘服務生’,帶領鄉親們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全力奔跑?!蓖跫蚜照f道。
今年以來,核桃洼村將集體創收、村民增收作為主要目標,把全村的耕地分成兩部分,1400余畝土地采取代耕代種的方式,每畝純收入可達500余元;200余畝土地采取集體集中種植的方式,種植高粱80畝、辣椒10畝、大蔥20余畝、土豆10余畝。
記者 孟非 通訊員 趙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