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縣城趙鎮修善村素有“中國首善之地”和“三賢故里”美稱。今年以來,該村以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為主線,積極探索構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把清廉村居建設融于村內建設各個方面,著力打造善治品牌。
黨建引領清廉村居建設
“一張笑臉相迎、一句您好問候、一把椅子讓座、一片真情辦事、一聲再見相送”是修善村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宗旨。
為加強黨組織陣地建設,該村全面推行“一堡壘五中心”治理模式,投入資金實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提升改造工程,專設清廉辦公室,建設修善村廉政文化廣場,打造清廉文化墻。定期開展“兩委”干部廉政談話和黨員干部一句話廉政承諾、黨風廉政警示教育活動,營造濃厚的廉政文化氛圍,進一步強化黨員干部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線。高度重視理論學習,每月召開清廉村居警示教育會和道德講堂,強化自治管理,打造出具有修善特色的“26+X”管理模式,形成按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圍。
文明營造崇廉尚廉村風
九龍口,清風拂。在修善村,三賢善館、“二十四孝”文化墻、磚雕“百善”照壁、王允文化公園,家風家訓一條街深受村民喜歡,發揮了積極的廉潔教育作用。
為樹立清廉的價值導向,該村推行以“善文化”為核心的道德理念,依托田善友、王允、溫序三位歷史名人,構筑修善德治格局。開展法律宣講進家門、解決問題進家門、幫困帶富進家門、群眾評議進家門“四進家門”等法律普及活動,村民法律意識日益提高。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十星級信用戶”“最美產業帶頭人”“最美兒媳婦”“最美鄉賢”評選活動,通過爭先進、立標桿,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設立道德講堂,每月開展一次道德評議、每季開展一次“五好”評選活動,對“好干部、好黨員、好代表、好村民、好鄉賢”五類標桿進行表彰,推動全村精神文明工作整體提升。
發展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更重要的是謀發展,拓寬增收致富新路子?!毙奚拼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段續斌表示。
該村推進“善文化”鄉村旅游發展,連續創辦“梨花節”活動。依托2400畝酥梨連片種植區和4000余平方米的玻璃示范生態園,大力發展果園體驗產業鏈,舉辦果蔬采摘親子游等活動,在不同季節舉辦不同文化活動,形成別具風格的旅游發展新格調。與晉中職業技術學院合作打造電商平臺,吸納本村青年進行直播帶貨。同時,采用“農戶+公司+電商”模式,創造以“修善村”為注冊商標的農產品品牌,為本地農副產品銷售拓寬渠道,提高農民收入,壯大集體經濟。
清以治村,廉而宜居。如今的修善村已走出一條思想與發展相互融合的幸福之路,清廉村居已成為修善一張亮麗的“名片”。
本報記者 裴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