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3-06-24 23:03:35
近年來,太谷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一步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把人才振興放在重要位置,聚焦培育載體、師資隊伍、實踐基地和典型樹立四個關鍵環節,構建了較為完備的鄉村人才培養體系,組建了一支為農、扶農、愛農的農業工作隊伍,建設了一批能轉化、能示范、能服務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和培訓基地,全區農民致富增收的軟實力得到顯著提升。
強化管理,構建市場為主的多元化培育載體。健全專業化的培訓機構,重點遴選建設了4個硬件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學員反響強烈的培訓機構,通過連續的高素質農民培訓業務委托和規范指導,對課程內容和教學形式不斷升級,逐步形成了涉及種養、加工、銷售、融合等全產業鏈條環節的公共基礎課、專業技能課、實踐拓展課等29類課程,兼具文字、視頻、影像、實操、參觀學習、現場答疑等多種形式的專業化培訓組織。成立了太谷畜牧協會、太谷蔬菜瓜果協會、晉豬產業發展創新聯合會等行業協會、產業聯盟,以科技創新為主線,信息共享為要點,打通產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生產瓶頸、流通瓶頸。
提升服務,完善政校融合的梯次化師資隊伍。太谷區設立了山西農業大學(太谷區)農業科技現代化綜合服務中心,組建了由山西農大4個學院、12組專家為主的專家團隊,同時成立了太谷“三農”智庫“省級科技創新智庫試點單位”和“省級特色農業產業專家工作站”等,全省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落戶太谷,匯聚各類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21人、崗位專家107名,為太谷區提供全程全面全方位的科技支撐。出臺了《領導干部包聯鄉鎮制度》《農業專家聯系鄉鎮制度》,組織全區種植、畜牧、農機領域20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上學專家學者專業技術和國內外先進典型,下帶農戶開展業務指導和示范帶動,通過掛職、蹲點等方式,對全區152個行政村和84個規模以上農業示范園區和生產基地實行定點幫扶;基層選取“土專家”、帶頭人以及鄉土人才,利用省市組織的多條培訓渠道,提升科技水平、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等綜合素質,組成太谷區農村基層實用人才團隊,利用個人影響、輻射帶動、示范展示、技術服務等方式,全面提高周邊農業科技水平。
注重實踐,打造政企共建的共享化實訓基地。整合各類資金1000余萬元,緊緊圍繞主導產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推廣和高素質農民隊伍建設,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依托農業示范園區、龍頭企業自有技術和裝備優勢,打造了集試驗、推廣、培訓于一體的從高精尖到接地氣的科技示范實踐基地、成果轉化試驗基地和人才實訓培養基地;建設了巨鑫園藝科研試驗基地、東輝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科芯智慧農業示范基地、晉汾白豬良種繁育基地等科研中試基地;建成了30余個綠色高效生產、融合發展、科技示范基地。太谷區形成了覆蓋科研、中試、推廣、繁育、加工、銷售等產業鏈條所有環節的實踐示范基地布局。
樹立典型,培育行業領軍的創新化農民先鋒。激發全社會職業農民的干事熱情,鼓勵和支持一批政治素質好、事業心強、有責任感的“能人”投身農業。
鄉村主體帶頭人張隆德,通過學習和積累苗木種植技術,帶領全村發展綠化苗木產業,科學化布局、專業化實施、合作化經營、產業化拓展,帶領白燕村走向了產業振興之路;種植能手郝子平,一方面依托農機合作社優勢,開展農業托管先試先行,形成了玉米種植托管新模式,另一方面利用自有基地,開展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其引進試種的彩虹西瓜成為遠近聞名的優質推廣品種,榮獲2022年度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百優保供先鋒”稱號。以農民為榮、以農業為根,一大批有創新、懂經營、能帶動的農民先鋒利用自身影響力,承擔起了推動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社會責任。
孫泰雁 武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