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3-06-20 23:25:25
采風團參觀祁縣貫中鄉村e鎮公共服務中心
為全自動現代化玻璃器皿生產線
祁縣,不僅有喬家大院,還有炫彩的玻璃器皿。
從1300度的火爐中取泡后,用最短的時間把燒紅的玻璃泡一次性吹塑成型,在冷卻前,一只器型完美的醒酒器已然呈現。
即便是做到了中層管理,呂玉杰仍時不時到車間“吹一吹”。
從入行之初的車間小工,到山西東玉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玉)的生產廠長,呂玉杰“吹玻璃”一吹就是十多年,在他看來,“‘吹玻璃’是祁縣玻璃器皿的‘根’,也是一個廠的‘魂’?!?/p>
關于“吹玻璃”,呂玉杰說:“取料多少、產品重量,還有口的厚薄、光潔度,這些都考驗技術,一些造型獨特的器具更是只有人工才能吹制,這是機器替代不了的。”
包括東玉在內,更多玻璃企業因傳承了人工吹制“絕活”,祁縣玻璃器皿不僅獨具特色,還成了縣域經濟第一大支柱產業,并迅速占領了國內外中高端市場,逐漸享譽全球。
做全球生意,站在祁縣“一帶一路”合作區規劃展示館前,這種感受更為直觀。在示意圖上,“一帶一路”沿線40多個國家的名字不斷閃爍,這也是祁縣玻璃器皿走向世界的光芒。
2018年,祁縣進行“一帶一路”合作區申報,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在祁縣設立“一帶一路”中小企業特色產業合作區,祁縣成為全國首家“一帶一路”中小企業合作區和第十三個中小企業中外合作區。
古有晉商先民開拓“萬里茶路”,今有玻璃器皿行銷“一帶一路”。茶葉和玻璃,兩個看似互不牽連的產業卻在祁縣各自演繹了影響全球的發展奇跡。
祁縣縣委書記李軍認為:“祁縣玻璃器皿產業原材料在外省,消費市場在全國、在海外,這種‘兩頭在外’的產業格局,與當年發端于祁縣同樣是‘兩頭在外’的‘萬里茶路’有著歷史淵源,這并不是偶然的?!?/p>
也許正是某種必然的聯系,玻璃器皿產業在祁縣人近百年鍥而不舍的努力下,經過持續技術改造、整合提升、行業整頓、自我革命,從最初的小作坊發展到今天享譽世界的“中國玻璃器皿之都”。
如今,祁縣每年生產25萬噸、15億件精美玻璃器皿,10大系列、8000余種產品遠銷歐美8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100余戶跨國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實現了生產全世界、供應全世界、行銷全世界,人工吹制高腳杯更是占到全國玻璃器皿出口的80%以上。2022年,全縣玻璃器皿完成產量25萬噸,實現產值23億元。
2022年9月,省委、省政府將祁縣玻璃器皿列入全省首批十大重點專業鎮予以培育,再次為祁縣玻璃器皿產業轉型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出臺相關政策、設立專項資金,全力打造“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矩陣,從市到縣,祁縣玻璃器皿專業鎮建設馬不停蹄。
3月20日,山西特色專業鎮·祁縣玻璃器皿招商引資暨產業推介會在北京舉行,在推介會上發布了祁縣玻璃器皿專業鎮公共區域品牌和21項團體標準。這意味著祁縣玻璃器皿生產企業真正發揮集群效應,實現抱團發展。
3月18日至20日,“中國玻璃器皿之都”亮相北京中華世紀壇,3天推介展示吸引多家采購商簽訂合同,訂單金額超過15.6億元。推介會上,一件件做工精美、流光溢彩的玻璃器皿,吸引著外國客商的目光。英國瑪莎百貨集團亞洲公司采購代表與祁縣玻璃企業簽約后說:“祁縣的玻璃器皿,從產品的品種、價格到品質的控制、交貨期的保障等方面,都符合我們的供應商標準,所以我們選擇了祁縣?!?/p>
4月23日,山西特色專業鎮·祁縣玻璃器皿招商引資暨產業推介會在廣州市舉行,推介了總投資245億元的25個專業鎮招商引資項目,40余戶企業參展,收獲合作意向訂單超6000萬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標準化是提升產品競爭力及行業整體水平的重要抓手。作為祁縣建設玻璃器皿專業鎮“三位一體”規劃中的重要一環,今年5月,祁縣決定將玻檢中心搬遷至玻璃會展中心二層,與玻璃器皿博覽會展館、“一帶一路”專業鎮規劃展示館、玻璃器皿非遺展示館、紅海玻璃文化藝術園等主體共融共創,打造玻璃元素集中、氛圍濃厚、功能齊全的公共服務區。
海天同闊,風楫揚帆。6月13日,對于祁縣玻璃器皿無疑又是一個重要日子,山西海帆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動生產線項目當日竣工并完成點火,這是目前祁縣最大的玻璃器皿全自動生產線。該公司董事長劉元生表示,專業鎮建設不僅為企業提供了優渥的惠企政策、寬松的營商環境,更激發了所有人創新研發的動力,“中國玻璃器皿之都”招牌一定會越來越亮。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李軍表示,“十四五”期間,祁縣將重點實施投資50億元、占地5平方公里的玻璃器皿專業鎮規劃建設。主要包括玻璃文化主題公園、“一帶一路”特色產品展示館、會展中心、玻璃學校、商貿中心、玻璃酒店及玻璃器皿標準化企業集群等,持續放大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品牌影響力,讓傳承百年的玻璃產業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
文 \ 記者 史俊杰
圖 \ 記者 冀古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