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3-06-20 23:01:54
香甜可口
粽子飄香
精工細做
精挑細選
悠悠艾草香,片片粽葉長。兩千多年來,飄香的粽子和根植于美好愿望的端午習俗一直陪伴著我們, 6月22日,又是一年端午至,掛艾葉、佩香囊,粽香陣陣,讓我們再次感受已然刻在每個人血液中的端午記憶。
味道:母親粽子最香甜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這兒端午,那兒端午,處處都端午?!币皇酌耖g童謠,唱出了端午節吃粽子的傳統習俗。
“雖然如今超市里有各種包裝精美的粽子,但最香的依舊是母親包的?!痹谕獯蚱炊嗄甑氖忻裰禧惙几锌卣f,味是家鄉的美,粽是自家的香,每到端午,總是期待母親包的香而不膩的紅棗粽,吃了臨行還會帶走一大包。
朱麗芳回憶說,每年端午節前一周,母親就開始忙碌了,煮粽葉、泡糯米,忙得不亦樂乎。小時候,她總愛坐在一旁看著,粽葉一片片鋪平、重疊、捋直,瞬間握成漏斗狀,裝上適量糯米,然后粽葉在母親手中翻飛,密密實實包裹起來,動作嫻熟。此刻,她眼疾手快,趕緊遞上一根馬藺草,母親接過后,麻利地把粽子纏繞幾圈打結系緊。
“包完自己家的,母親還會去左鄰右舍幫忙。她說,煮粽子不可心急,需要細火慢煮,粽子才熟得透徹,才會軟糯可口。太多的細節,織成我記憶里最美的畫面。”朱麗芳坦言,自己雖已年至不惑,但仍然不太會包粽子,一到過節就會惦記母親包的粽子。
“為什么我的粽葉總是散?。俊薄拔掖虻慕Y怎么這么丑???”走進銀海心悅小區范昭偉的家里,桌子上擺放著粽葉、糯米、紅棗、線繩等材料,在一位老太太的指點下,一家人擼起袖子,有說有笑,互相交流著包粽子的技巧。
“年過八旬的老母親,是我們家的主心骨,也是包粽子的好手。”看著一大盆粽子和溫馨的家庭,范昭偉深有感觸地說,母親總是耐心細致,不急不躁地教大家包粽子、煮粽子,其實是把對家人、對孩子濃濃的愛和溫暖一并融在粽子里,細細品嘗,那香甜的粽子里,滿是生活的味道。(閆曉媛)
習俗:門插艾草防蟲病
端午節、艷陽照,家家門上插艾蒿。戴彩線、佩香囊,娃娃樂得蹦又跳。連日來,隨著端午節的臨近,在我市大街小巷,總能看到商販售賣五色線、香囊、艾草的身影,人們看到后總會停下來,挑選自己喜歡的樣式,再捎一把艾草,端午節的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了下來。
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和順縣牽繡組合創始人、牽繡技藝第八代傳人白巧英正在趕制端午香囊。在白巧英看來,端午節給小孩佩香囊、戴五色線,不僅有辟邪驅瘟之意,也有點綴裝飾之用。白巧英告訴記者,過去在晉中地區一直有制作香囊的傳統,包裹著香料、草藥的香囊不僅有美觀、裝飾的作用,還能讓人在悶熱、潮濕的季節里“通氣舒暢”。
“小時候,家中的長輩每到端午都會給我們準備香囊、五色線?!笔忻駝⒑缧χf,“如今,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端午節這些習俗記在心里,每到端午看到街上有賣五色線、香囊的,總會給孩子準備一些,并告訴他們戴五色線、佩香囊的意義。”
端午節是夏季高溫的開端,各種毒蟲開始活躍。在我市各縣(區、市)的風俗中,人們很注重防蟲防病,辟邪驅瘟。
“剛在早市買了六把艾草,兩把插在丈母娘家門上,兩把插我家,兩把讓兒子帶回去,插在他家門上。”家住市城區窯上小區的68歲市民張福生一手扶著自行車,一手向記者展示逛早市的“成果”。
張福生是壽陽人,他說,在壽陽,除了佩香囊、戴五色線,端午節一大早,父母會在孩子耳邊插上艾葉,以求驅瘟避疫。此外,在平遙,老人會在孩子的額頭、手心、腳心、耳朵、肚臍眼處點上雄黃酒,以示祛邪。在太谷,孩子們身上會佩戴用五色球串起來的符,要用雄黃酒在頭上寫“王”字、抹肚臍,以“防身”“禳毒”“辟邪”。(閆淑娟)
守望:幸福和諧鄰里情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營造良好的傳統節日氣氛,增強轄區居民的凝聚力,6月20日上午,榆次區經緯街道第一社區黨委聯合博遠物業,在黨群服務中心開展“黨建引領、粽葉飄香迎端午”活動,社區志愿者、黨員、居民歡聚一堂,共同包粽子,切實增強社區凝聚力,促進鄰里和諧。
“端午安康”“粽香四溢”……活動中,晉中老年書法協會會員張建琪為居民現場獻上書法作品,在揮毫潑墨中,一幅幅優秀的書畫作品便躍然紙上?!鞍炎髌匪徒o居民,希望大家可以在書畫中感悟傳統節日的內涵,同時為大家送上節日的祝福。”張建琪表示。
在包粽子環節,社區工作人員及黨員志愿者把提前泡好的粽葉、糯米、紅棗等材料及包粽子所需要的盆、桶、線、剪刀等物品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大家圍在一起,紛紛拿出看家本領,捋粽葉、做漏斗狀、填糯米、壓緊實、封口、扎捆,巧手翻飛、配合默契,一個個外形精致的粽子便包好了。
一片綠葉、一縷清香、一根細繩,包裹著華夏傳承千年的味道,大家用靈巧的雙手把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包進了甜甜的粽子里,現場充滿歡聲笑語。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社區聯合物業開展包粽子活動,非常有意義,既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氛,同時也融洽了鄰里關系?!本用窭畎⒁涕_心地說。
隨后,社區工作人員將煮好的暖心粽和精心準備的香囊送給社區老黨員、孤寡老人,提前為他們送去節日的問候,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及社區大家庭的溫暖。(武玲芳)
出游:樂享假日好心情
今年的端午節小長假怎么過?記者走訪了解到,大多數市民傾向于“粽”情出游、放松身心,歡享假日美好時光,尤其是周邊避暑玩水和體驗民俗類旅游目的地,成為很多市民關注的熱點。
“到風景優美的景區去避暑納涼”“去經典景區體驗傳統文化”“去鄉村近郊采摘水果”……記者在市城區一些旅行社采訪獲悉,由于臨近暑假,今年端午拼假出游趨勢不明顯,大多數游客依然選擇3天左右的短線周邊游。2天至3天的短線游產品成為今年端午小長假的“主角”。市城區一家旅行社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目前游客的報名情況來看,一些有山有水、有民俗體驗的景點是端午假期市民出游的首選。”
“端午節是一個非常有儀式感的節日,我覺得應該在這些傳統節日里帶孩子多體驗一些民俗活動,讓他們在體驗的同時了解傳統文化、增長知識?!奔矣行W生的家長李霞表示,端午節已經成為孩子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節點。在民俗游的帶動下,擁有多彩民俗的景區成為游客們青睞的目的地。記者了解到,為迎接端午小長假,我市不少旅游景區景點文化場館等地推出不同特色的體驗活動,并且融入了更多的民俗元素。榆次后溝古村景區在端午節期間推出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游客憑當日游覽門票即可在后溝古村美食廣場參與包粽子活動。活動結束后,孩子和家長可將親手制作的粽子每人帶兩個回家分享品嘗。此外,端午小長假期間,景區還將舉行特色民俗表演,邀請溫強、要娟娟(天河情組合)到古村進行民歌演唱,到時還有“空中舞龍”“后溝千古情”情景劇表演。市圖書館在端午假期推出了“尋香記憶·端午特輯”“晉小圖創意畫·《端午節》”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供市民與讀者體驗。(張凱鵬)
養生:順應時令養元氣
6月20日,端午節前兩日,榆次區中醫院中醫師張志強家中的過節物什已采買到位,從包粽子的糯米、粽葉、蜜棗,到制作香囊的中藥材及艾草等,一應俱全。
端午時節,家家插艾。艾草不僅可避風寒濕邪、防瘴瘧毒氣、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其莖、葉含有的揮發性芳香油,還可以驅蚊蠅蟲蟻。
“古語云:‘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春夏養陽、冬病夏治,農歷五月是保養陽氣、預防治療冬季多發病的最好時機,而艾草是常用藥之一?!睆堉緩娊榻B,艾葉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又被稱之為回陽草。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多個驗方用到艾草。
跟隨端午而至的,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節。
借助端午陽盛的特點,我市一些醫院、診所推出艾灸套餐,通過艾灸大椎穴、至陽穴、命門穴等穴位,補充、壯大患者體內的陽氣,調理體虛癥狀,同時讓身體儲存足夠的陽能,抵御外邪的侵襲。各藥店則推出以各類中藥材為填充物的香囊、掛件,具有提神、驅蟲、防蚊等功效。
端午食粽,恰當其時?!跋募狙谉?,人們食欲不振,粽子不僅健脾養胃,還可清浮火?!睆堉緩娊榻B,糯米味甘、性溫,適量食用有助健脾養胃,而粽葉則有清熱解毒的功能。此外,端午節常用的菖蒲、青蒿、香茅、柚葉等中草藥,一起用水煎后當茶飲用或泡酒,可防疫驅邪、清熱解暑。
“掛香囊可防疫驅蟲,劃龍舟能強健體魄?!睆堉緩娬J為,中華民族代代沿襲的端午節習俗,與傳統中醫養生理念不謀而合。順應時令防疫祛病、避瘟驅毒、補養元氣,自能安然度夏。(張莉芬)
記者手記
觸動幸福端午
□史俊杰
甜甜的粽子,沁脾的香囊,五色的絲線,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端午的味道。關于端午節,或是為憑吊抱石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或是為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或是源于早在夏、商、周時期便有的夏至節,沒有人會太計較,更不會去糾結,它早已刻在了每個人的血脈里,變成一種幸福的觸動,一種美好的記憶,讓我們持久不能忘懷。
味蕾的觸動,特有的儀式感,大概是最能讓人保持記憶的一種方式。除了特有的粽香,當我們平心靜氣地開始思考時,端午節便被賦予了五顏六色的神韻,超市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飾品,菜市場里飄散著的煙火氣,沿街隨處可見小商販售賣五彩線、香囊,都會讓人感受到端午節要來了。
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精彩的來歷故事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這是我們民族文化一貫信守的價值理念,也是向上向善向好的共同追求。但人生無常,我們怎么去享受和度過每個特殊的節日,今天我們所經歷的一切,無論精彩還是平淡,感受日常美好,看見日常美好,都將成就更好的我們,我們須以積極的姿態、深厚的情感,迎接和過好每一天,每一個節日。
本版統籌 / 史俊杰
本版攝影 / 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