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3-06-14 01:53:54
“朝陽村,是寶地,民風美,人稱奇;村‘兩委’,講團結,拒貪腐,保清廉……”近日,走進太谷區胡村鎮朝陽村,只見村民們在村廉政文化廣場上,正津津樂道談論著結合本村實際創作的《村規民約》。
朝陽村作為太谷區胡村鎮清廉村居示范村,緊緊抓住基層黨建“牛鼻子”,以“組織堅強、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務清白、民風清朗”為目標,從大局著眼,從微處入手,全方位打造黨風正、人心齊、民風純的清廉村居朝陽標桿,構建起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朝陽路徑。
打造清廉隊伍 用好“微陣地”
為打造一支能力強、善管理、拒腐蝕的清廉隊伍,村黨委切實發揮“頭雁”效應,將黨風廉政教育融入到“三會一課”中,強化“會前學、會中講、會后悟”,筑牢廉潔黨員干部的思想根基。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潤平以身作則,一肩挑連任20多年,每天早上6點雷打不動地開展早巡,每天上午9點村“兩委”集中開會,根據早巡情況研究安排當天要解決的問題。
以清廉村居建設為基礎,村“兩委”大力招商引資,拓寬村集體經濟收入和村民致富渠道,容納大型瑪鋼廠15家,新建4000余平方米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和14棟居民樓。憑借著“頭雁”效應,黨員干部一心一意為村謀發展,全心全意為民謀幸福,在落實鎮黨委工作部署和推動本村發展上,做到事事落實、件件回應,真正成為人民心中的“好干部隊伍”。
在推進清廉村居建設中,既注重“塑魂”也著力“塑形”。村黨委積極打造清廉村居文化廣場、清廉文化室,利用村內電子屏、微信群等宣傳清廉村居內容和廉政標語,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道德講堂,讓村民在輕松的氛圍中接受廉政文化和傳統文化教育,鼓勵村民講孝悌、知禮義、懂廉恥,及時將身邊好人好事公布上榜,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積極推進移風易俗,精簡紅白事復雜的傳統流程,減輕村民負擔。充分征求村民意見,完善村規民約,將清廉元素融入村規民約,把廉政文化輻射到每個家庭。
管好“微權力” 辦好“微小事”
村黨委進一步細化創建標準,建立健全支部工作制度、村干部輪流值班制度、村務公開制度、治安環保制度、垃圾集中清運等制度,制定干部履職負面清單,創新實施“網格化黨建”,與黨員干部簽訂《廉潔承諾書》,對村干部日常行為進行規范管理。堅持“四議兩公開”,涉及村集體發展的重大事項決策時,堅持問計于民,召開黨員村民代表大會,聽取收集意見和建議。將“三資”“三務”情況在電子屏公示欄內及時公開,月月公開,自覺接受村民監督,做到公開、公正、透明。強抓監委會工作,組織村監委會成員集中學習《清廉公約》,全面提升工作質量和業務水平。同時,村監委會嚴格執行月例會制度,對村務進行全程監督,降低廉政風險,村民滿意度得到提升。
依托清廉村居建設,進一步強根基、明規矩,因地制宜開展主題黨日、廉政文化等活動,營造濃厚“廉”氛圍,為鄉村振興注入“廉”動力。村“兩委”干部堅持便民、規范、廉潔、高效的服務宗旨,兢兢業業、擔當盡責,從細微處入手,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村集體每年集中采購良種、化肥等生產資料,然后平價出售給村民,村內澆地電費底價征收,管理費、電損耗全部由集體承擔,每年小麥、玉米由集體免費幫助收割并進行秸稈還田,最大限度減少村民種地負擔,讓村民得實惠。將廉潔元素融入到村民日常文化生活之中,進一步培育淳樸的村風民風,營造濃厚的廉潔氛圍,持續增強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孕育九鳳朝陽振翅飛的深厚文化底蘊。
本報記者 裴曉敏
通訊員 張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