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3-02-21 10:33:46
如衣食住行一樣,看病就醫也是老百姓關心的頭等大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和社區。
近年來,壽陽縣堅持把人民群眾健康事業“置頂”,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拓展創新公共衛生服務模式,進一步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完善縣鄉村三級多功能、全覆蓋的醫療衛生保障網絡,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家、省、市、縣級專家的醫療救治服務。
家門口便捷就醫守護百姓健康
測量血壓、檢查心電圖、做B超、了解基礎病服藥情況、更新完善健康檔案……1月30日,春節假期剛過,壽陽縣醫療集團的醫務人員就來到朝陽鎮石泉村73歲郝大媽的家中,為老人進行健康檢查。郝大媽的女兒連聲感謝:“新冠疫苗就是鄉鎮衛生院的護士上門給打的,今天縣里的醫生護士又來家里給老人做檢查,真是解決了老人出行不便的大難題?!?/p>
據了解,去年12月,壽陽縣醫療集團精心打造10個“智慧流動醫院”,面向基層、深入農村,為農民提供健康體檢和疾病篩查等服務,讓廣大農民特別是偏遠鄉村的老年人群體享受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實現“家門口”就能就診的美好愿望。
“10個‘智慧流動醫院’活躍在鄉鎮村莊,能獨立完成7大項53小項檢查和醫學影像診斷,可提供內科診療、中醫科診療、健康體檢、疾病篩查、健康教育和線上遠程專家會診等醫療服務,還能提供新冠感染抗原檢測、新冠疫苗接種、對有新冠感染相關癥狀的患者進行辨別篩查和分級分類治療指導,極大地方便了廣大農民就近就醫,打通農民看病最后100米?!眽坳柨h醫療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
補齊農村地區醫療衛生短板,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打造“15分鐘救治圈”,壽陽縣各鄉鎮衛生院迎來了省、市、縣三級醫療機構抽調的醫療技術骨干下沉幫扶,以“醫護多跑路、農民少跑路”滿足廣大農民特別是偏遠鄉村的老年人群體對優質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
近日,原本打算到縣級醫院做子宮內膜增生手術的平頭鎮農民郝大姐,由駐點幫扶大夫、壽陽縣醫療集團婦產中心主任醫師常海英主治診療,在平頭鎮衛生院順利完成手術,身體恢復良好。她對記者說:“鎮衛生院離家近,有專家坐診,術后家里人照顧也方便,非常滿意?!?/p>
“國家隊”優質醫療資源“觸屏可及”
患者是否愿意選擇基層醫院就醫,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醫院”有沒有“好醫生”。為切實解決這一難題,壽陽縣醫療集團在已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遠程會診中心的基礎上,于去年7月,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遠程會診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打造出高效、便捷的國家級知名專家會診平臺。在“國家隊”醫療機構的幫助帶動下,縣醫療集團圍繞疑難重癥診治能力提升,探索創新、攻堅克難,臨床工作邁上新臺階。
2月7日上午,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腫瘤風濕科的醫療團隊在遠程會診中心坐得滿滿當當,在視頻連線中,主治醫生介紹了直腸癌病變患者的病情和身體情況,并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專家們一同分析患者病情,探討治療辦法,最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針對性地確定了治療方案。
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腫瘤風濕科主任韓月仙表示,遠程會診跨越時間和空間,打破縣級醫院與“國家隊”醫療機構之間的差距,提高了縣級醫院對疑難重癥的診療能力,讓患者不出縣城就可以享受到國家級知名專家的醫療服務,極大地提高了重癥疾病的診治效率,降低患者的看病費用,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
對于遠程會診,患者和家屬十分滿意:“國內知名大醫院,去一趟挺麻煩的,交通、住宿處處要花錢,掛專家號很難,不論哪個窗口排隊的人都很多,最重要的是會耽誤診斷和治療時間。遠程會診挺好的,既能享受到知名專家的醫療服務,又能享受到本地醫保的相關政策,省事、省錢、省心,還能保證治療效果,對我們老百姓而言,這就是實實在在的福祉。”
本報記者 楊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