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11-29 09:02:09
本報記者 王 晶
牛川村距和順縣李陽鎮政府10公里。全村1019戶、2957口人,下設梁家莊、嶺南、呂家溝、紅土坪4個自然村,是李陽鎮七大村之一。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牛川村根據村大人口多,下設自然村多,管理服務有盲區的特殊村情,以村級活動陣地規范化建設鞏固提升作為“固本強基”的重要抓手,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陣地綜合服務功能。
牽動“紅引擎”
打造“集成式”黨群服務陣地
為進一步加強黨群服務中心系統性、整體性建設,牛川村以建立“一堡壘五中心”治理模式運行機制為抓手,著力構建體系規范、功能完備、運行高效的基層組織“前沿陣地”。
牛川村聚焦“人、錢、物”等關鍵要素,整合村級綜治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建設資金,統籌村級黨建經費、村級公用經費兩項獎補資金,以及村集體自有資金,集成打造400平方米的“一站式”村級活動陣地。按照有組織機構、有活動場所、有工作職責、有運行機制、有工作保障的“五有”標準,結合其他村級站(所)、中心建設要求,高質量改造容納百余人活動的多功能黨員活動中心。
立足便民利民出發點,提升辦事效率。整合農村社保、醫保、民政、老齡、司法等32項民生事務,明確各項事務受理流程,強化“兩委”成員對各項業務流程的系統培訓,設置黨員先鋒崗、模范崗等4個便民服務窗口,全方位立體打造“一次進門、一人服務、一次辦結”的黨群服務中心。
亮出“事項單”
打造“硬核式”黨員干部隊伍
李陽鎮深入探索“權、責、利”捆綁管理考核模式,將村“兩委”成員、黨員、網格員隊伍現行管理制度執行情況與補貼待遇、評優評先進行掛鉤。
把好政治關,優化村級隊伍整體結構。牛川村村“兩委”成員9名,平均年齡40歲。其中,黨員8名,大專以上學歷1名、高中及中專以上學歷8名。全村黨員116名,平均年齡53歲,近2年發展年輕優秀黨員3名,接收回村大學畢業生黨員、退役軍人黨員15名。配齊網格員3名、輔助網格員3名、微網格員39名,平均年齡37歲。
把好制度關,規范村級事項整體運行。牛川村運行機關式管理模式,村“兩委”干部嚴格落實簽到簽退制度,9名“兩委”成員按照坐班值班代辦服務制度進行輪崗排班。村級事項全面推行村干部清單式履職管理,制定公開《農村職責清單》《農村任務清單》《農村干部崗位職責清單》《農村干部任務清單》,細化服務群眾具體事項。
把好考評關,提升村級服務整體水平。以落實“村‘兩委’干部述職評議”“黨員積分制管理”“網格員日常管理及考核”等考評管理制度為抓手,實行村級黨員干部“月曬、季評、年考”管理辦法,將考核評議結果與村干部補貼待遇、評優評先進行掛鉤。對履職不積極、群眾評議差的進行批評教育、限期整改,出現連續3次評議不合格情況的,村干部停止發放補貼報酬,網格員進行末位淘汰。
織密“紅網格”
提供“管家式”便民利民服務
牛川村堅持將村級事項納入網格管理,推行“全科黨建網格”覆蓋管理。
全域建網,有效用網,兜全人、地、事,兜住老、病、殘。牛川村按照行政區域、人口數量,連同自然村將全村劃分為6個網格39個微網格,按照人員、耕地、事項三大項完善村民家庭、耕地、住房等83項信息,實現了所轄區域無盲區無空白全覆蓋管理。根據留守老人多、出行不便利、信息不暢通的情況,建立村干部包網、網格員聯戶工作制度,將全村357名臥病老人、610名殘疾人按照一名村干部包聯10戶的標準一對多包聯,嚴格落實“上門宣講、上門辦理、上門服務”三上門活動,一網兜住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辦事難的問題。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牛川村根據納入網格的黨建、社會治安、信訪維穩等19項內容,緊密結合當前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安全生產等工作,以黨建服務中心為陣地,建立“鎮黨委—村黨組織—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體系架構,運行“平安山西”App實行六步閉環工作流程,同步配套“群眾大管家”“水印相機”等手機App點亮群眾微心愿,做到“民有所急、我有所行,民有所難、我有所謀,民有所求、我有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