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11-28 09:28:36
“這兩天,老張家和鄰居因為房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事情吵得挺兇,怎么勸都勸不好……”近日,這一鄰里間的閑談,引起了市公安局榆次分局張慶派出所演武村警務室駐村民警劉福興的重視。經過細致走訪,劉福興了解到,王姓村民因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占用了鄰居老張家的屋頂,兩家因此吵得不可開交。劉福興聯合村“兩委”、張慶司法所工作人員對雙方進行了調解,最終和解。
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妥善、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關乎黨的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和群眾切身利益,意義重大。今年6月以來,市公安局榆次分局高標準推動“一區一警兩輔”和“一村一輔警”城鄉警務機制建設,分批次、分重點先后完成74個社區警務室標準化建設、驗收,覆蓋轄區各主要行政村。目前,駐村民輔警全部入駐完畢,機關警力向派出所下沉、派出所警力向社區前置的系統性調整優化逐步完成,“派出所主防”定位得到了進一步明晰。隨著城鄉社區警務的“深耕細作”,市公安局榆次分局轄區警情數同比下降10%,刑事案件發案率下降45%。
記者了解到,隨著張慶鄉9個社區(村)警務室的相繼建立,張慶派出所刑事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67%,初步實現派出所工作從“以打為主”向“以防為先”的轉變、從“防范發案”向“防控風險”的延伸。工作中,社區(村)警務室民輔警變被動警務為主動警務,進百家門、建百家群、知百家情,將網格人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和警務人員的專業性優勢結合起來,客觀、公正、高效地排查調解居民間的矛盾糾紛,最大限度把矛盾消除在基層。
截至目前,市公安局榆次分局社區(村)民輔警共當場調處解決簡單糾紛2125起;組織熟悉民情、群眾基礎好的“四員”“五老”,調解一般矛盾糾紛89起;依托社區(村)黨組織,協調法官、檢察官、律師、人民調解員及相關職能部門集中“會診”,解決疑難復雜矛盾136起。服務群眾過程中,廣大民輔警真正將工作觸角延伸到了社區(村)最前沿,下沉到服務群眾的第一線,構建起了警網融合、智慧支撐、共建共享、因地制宜的“平安矩陣”。
記者 李文娟
通訊員 范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