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11-17 10:41:00
近年來,昔陽縣三都鄉西峪村以黨建為引領,立足自身優勢,積極盤活資源,引進經營主體,發展特色產業,集成資源上項目,因地制宜興產業,初步形成了種養加相結合、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新格局。2020年2月,西峪村黨支部被中共晉中市委授予“晉中市標桿黨組織”榮譽稱號。
整資源、引企業,為發展集體經濟“開藥方”。西峪村借助獨特的氣候條件,大力發展干鮮水果產業。組織村“兩委”干部及黨員代表多次到河北華杰農牧開發公司考察調研,充分整合小嘴垅地村、井溝村現有集體資源,將3個村的276畝集體非承包耕地、460畝林地和256畝承包耕地打包集中開發,投資3000余萬元,打造集種植、采摘、觀光為一體的“西峪—小嘴垅地—井溝”千畝果園廊帶,按照“黨支部+龍頭企業+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助力村集體年可增收2萬元。
建平臺、引資金,為發展集體經濟搭臺子。開發利用村西(大羊坡)的荒山荒坡30余畝,按照“村集體+企業+村民”三方合作的發展模式,村集體以資產租賃方式將肉牛育肥基地承租給企業,企業負責基地日常運行、肉牛統一經營、加工及銷售,本村及周邊村民自愿以肉牛抵資或直接投資方式入股,構建村、企、農戶互利共贏的合作發展共同體。投資1000萬元,聯合路家峪、翟絮、旮旯口、郭家莊、井溝5個村,打造肉牛育肥基地,共建設10個磚混結構式、占地面積3120平方米的牛棚,可存牛1000頭。村集體可收取包括每年總盈利10%的分紅及基地租賃費30萬元,入股農戶可獲得每頭牛3000元的保底收入。
引能人、強服務,為發展集體經濟蹚路子。抓住開展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的有利時機,積極引進新“賢人”及能人返鄉創業,壯大集體經濟。胡海軍作為在外賢人,將村集體的經營性資產150萬元、1臺拖拉機及新造耕地150畝,進行整體打包,調整種植結構,擴大小米種植面積,打造西峪品牌小雜糧基地,帶動全村人均增收1.5萬元。
(丁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