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11-10 10:01:19
黨的二十大代表鞏志義在山西斯普瑞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為工友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志義,參加黨的二十大有何感受?快給大家伙說道說道。”
“是呀,鞏師傅,黨的二十大對咱們制造業發展有啥新規劃?對一線產業工人有沒有提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這意味著以后咱產業工人的發展機遇將更多、舞臺將更大,干起來更有勁兒了?!?/p>
11月9日一大早,黨的二十大代表、山西斯普瑞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事業部副經理鞏志義來到會議室,與同事們分享參會的所學所思。他還認真做了一個課件,用電子幻燈片作為宣講材料,為的就是能更形象、更生動地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傳遞到基層。
說起參會的感受,鞏志義用“激動”和“責任”兩個關鍵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作為一名來自非公企業的一線產業工人,能夠走進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作報告,能夠參加我們黨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真的感到無上光榮、無比自豪!”說到動情處,他眼睛里含著淚光。盡管大會閉幕已半月有余,但每每談起參會的點點滴滴,鞏志義總是聲音特別洪亮?!白鳛橐幻h代表,我的身上肩負著各級黨組織的重托,承載著全市人民和全體工友的期待,更感使命艱巨、責任重大?!碑斕?,他慷慨激昂的宣講,令在場同事們感同身受。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那企業如何塑造新優勢呢?唯有創新!”對于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作用,鞏志義體會頗深。他說,斯普瑞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山西省軍民融合企業,山西省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始終堅持走“依靠科技進步、樹立品牌形象”的發展之路,每年的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5%以上。目前,擁有發明專利8件、實用新型專利29件、外觀專利2件、科技鑒定成果2項、起草國家(行業)標準1項,推出專利產品“內嚙合齒輪泵”“智能伺服控制閥”等新產品116個品種規格,不僅攻克了一大批“卡脖子”技術,更是在國內液壓元器件行業中銷售業績穩步增長,市場競爭力、行業影響力大幅提升。2021年,銷售收入突破1億元,同比增長41.6%,發展內生動力強勁。
在鞏志義看來,創新和發展需要人才,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更離不開生產一線的一雙雙“巧手”。他說:“要想當好新時代的產業工人,我們必須提高創新能力。創新不分大小,每一個人都是創新的主體,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產生創新的火花。一個人有技術,自己有前途;一群人有技術,企業有前途;一代人有技術,成就國家的發展!不論崗位大小,每一個人都是一束光,光束與光束交疊匯聚,就能迸發出更大的力量?!?/p>
當天的宣講中,鞏志義還拿出了他的“傳家寶”——一本1949年出版的《機械實用手冊》,泛黃的書頁中用繁體字記錄著一個個原理、一道道公式。“這是爺爺留給我的,好比機械制造行業的‘新華字典’。手冊雖然老舊了,但一些基礎理論知識依舊實用。這本手冊陪伴了我20多年,是工作助手更是精神激勵。我們要像老一輩產業工人一樣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闭劦浇窈蟮拇蛩?,鞏志義說:“作為一名黨代表,作為一線產業工人,我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標,那就是要帶領全體黨員和工友,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爭當最美工人緊密結合起來,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努力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增強新本領,爭當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和排頭兵?!?/p>
對鞏志義來說,更大的宣講課堂在生產一線、車間班組,那里有他朝夕相處的工友們。當天上午,他走進閥體事業部生產車間,與正在生產作業的工人師傅們分享了自己的所見、所學、所思、所想。大家圍攏在鞏志義身邊,不時提出關心的問題,他都耐心地一一作出解答。
“一線工人如何才能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怎樣快速提升自身本領?”加工中心操作工孫玉江問道。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這些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只要肯努力,普通工人也能成為棟梁之才,也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膘栔玖x說。
“鞏志義分享的每一個細節,都拉近了我與黨的二十大的距離?!鄙a部副總鄭向軍說:“面向未來,我們就是要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在產業發展上勇攀高峰,在科技創新上敢立潮頭,努力打造行業新標桿。”
宣講雖短暫,但接地氣。有的工人師傅記了好幾頁筆記,有的工友們錄制了小視頻,有的收集了宣講課件,大家紛紛表示,今后要堅持立足本職崗位,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增強新本領,在干中學、在學中干,爭做高素質技能人才,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大顯身手。
記者 劉冬冬 郭娟
攝影 唐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