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10-12 09:28:10
遍地金黃糧滿倉,碩果累累秋收忙。金秋時節,廣袤的晉中大地迎來豐收的景象,田野間處處彌漫著豐收的喜悅。
連日來,平遙縣寧固鎮左家堡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規模種植的玉米已進入成熟收割期,走進合作社院內,只見黃澄澄的玉米堆得滿滿當當,陽光下,玉米粒顆顆飽滿,晶瑩剔透?!澳憧催@玉米,棒子大,長得勻稱,要不是伏初受了點旱,產量還會更高。”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振慶隨手拿起一根玉米棒,向記者展示。
近年來,左家堡村積極發展農業生產托管,蹚出了“農戶土地入股,集體規模經營”的“左家堡”模式,以吸納農民變股民的辦法,讓全村800余農戶實現土地入股,規模經營土地達到2200畝。今年,這2200畝土地種植的玉米創下4年來豐收之最,畝均產量達到1000公斤,僅玉米種植一項將使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400萬元。
看著村民的日子蒸蒸日上,村“兩委”干部干勁更加十足。在忙著收割玉米的同時,他們組織村民搶抓農時,試種千畝飼用小黑麥,探索“冬春—夏秋”輪播新模式,持續增加村集體和村民收入。
秋日田間稻谷香,黃土地里豐收忙。國慶前夕,左權縣麻田鎮東安村種植的100畝優質水稻進入收獲高峰期,當地村民搶抓晴好天氣,忙著收割和晾曬稻谷,確保顆粒歸倉。
東安村地處清漳河畔,水源充足、氣候溫和,是我市少有的適宜種植水稻村。該村自2019年試種水稻以來,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村民收益逐年提高,到今年,水稻種植面積發展到100畝,畝均產量700公斤、收入達到3000元。
“俺們種植的水稻全部使用有機肥,產出的大米綠色健康口感好,很受消費者歡迎。今年,為壯大產業發展,村集體又投資20余萬元,建起純天然綠色百畝稻田示范園區,實施統一秧苗、統一施肥和機械種植等一系列科學化管理辦法,提高栽種效率,增加了水稻產量,形成產業鏈條,使產品更加標準化、規范化和綠色生態化,市場認可度得到進一步增強,村民們能賣個好價錢。”東安村村委會主任王守偉說道。
這邊豐收的話兒說不完,那邊數百畝金燦燦的油葵頂著飽滿的花盤“笑”彎了腰。
10月6日,記者在晉中國家農高區花卉產業園里看到,大片金黃的油葵競相綻放,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美不勝收。沿著小路漫步,花海綿延,不少游客正在爭相拍照留念,這里儼然成為游客的“網紅打卡地”。
花卉產業園負責人薛紅偉介紹:“盛花期的油葵有很好的觀賞效果,旅游經濟價值很高,后期成熟后,葵花籽提取出的油脂,可榨出低膽固醇的高級食用葵花油,是一種雙收益的作物?!?/p>
據了解,該園區共種植油葵500畝,平均每畝能產生2500元的效益。當前,油葵已進入盛花期,吸引了眾多周邊市民前來賞花游玩。
滿眼豐收景,處處高產田。來到介休市南橋頭村的長山藥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長山藥郁郁蔥蔥,長勢十分喜人。田間地頭,種植戶忙著揮锨鏟土,一根根個頭大、品相好的長山藥破土而出,一派豐收景象。
“去年受秋汛影響絕收的長山藥,在今年氣候宜人、管理科學的雙作用下,喜獲豐收。目前,我們每畝地能收獲長山藥3000公斤,每畝地純收入有1.2萬元?!蓖S收的長山藥,種植大戶安清斌喜上眉梢。
近年來,南橋頭村因地制宜,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讓發展種植長山藥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去年,受秋汛影響,村民種植的長山藥全部絕收,今年3月,為鼓勵受災村民重振種植信心,由村“兩委”牽頭成立的山西加佳鑫農業專業合作社,將一卡車的山藥種子和生物菌肥免費送到150戶種植戶手中,并提供災后生產恢復技術指導,引導村民積極恢復農業生產。春種秋收,經過7個月的精心管護,該村種植的300余畝長山藥喜獲豐收,村民們臉上洋溢出燦爛的笑容。
本報記者 楊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