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10-09 08:37:22
10月7日,從市城區驅車,沿著318省道,蜿蜒盤旋在藍天白云下、青山綠樹間,一路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暢行無阻,約1小時便到達了目的地和順縣橫嶺鎮石拐村,一方革命氣息濃郁的紅色沃土。
白墻灰瓦鱗次櫛比,村居院落整潔清爽,大小街巷寬闊平坦,行走在村中心的紅色文化一條街上,紅色黨建文化氣息濃厚。紅色文化墻再現了當年革命場景,用質樸直觀的形式,引領大家重溫紅色歷史、接受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形成了一道亮麗的紅色風景線。
近年來,石拐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積極探索“黨建+紅色文化”模式,依托紅色文化資源,實施“紅色生態村莊”建設,進一步夯實基層黨建之基,煥發基層組織戰斗力,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激發廣大群眾不斷追求美好生活的磅礴力量。
石拐被譽為晉中抗日“首府”。紅色是刻在石拐發展基因里的元素。村“兩委”深度挖掘革命先烈英雄事跡和遺址,盤活石拐會議舊址、紀念館等文化資源,以實物、實景、實事為載體,挖掘精神內核,結合廉政教育主題公園,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提升黨性修養”等課程,讓紅色底蘊、廉政文化、愛國主義教育等深入人心,切實提高黨員干部思想認識和政治站位,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各項工作落實中。
見證過革命烽火的石拐村,如今正醞釀著在新時代里煥發新機。石拐村活化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擦亮紅色黨建品牌,將紅色生態村莊建設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使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成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法寶”。
村“兩委”帶領黨員群眾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開展污水管網建設、街巷路面修補、河道整治等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打造宜居家園;聚焦綠色發展,持續增加鄉村綠化總量,著力提升綠化美化質量,優化接待環境,繪好鄉村底色;以紅色文化墻為載體,以紅色晉劇《石拐燈火》為樣板,傳承革命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弘揚文明新風尚。
紅色熱土跑出發展“加速度”。石拐村堅持村黨支部引領,實行“支部+企業+農戶”鄉村旅游入股聯營模式,以綠色生態、休閑康養為基底,整合旅游資源、規范旅游市場、策劃旅游活動,打造集瞻仰紀念、紅色教育、實景體驗、山鄉休閑、現代農業、休閑拓展于一體的紅色文化綠色田園融合體,推進農旅一體化發展。
農旅融合發展,讓石拐實現了人氣、財氣“雙豐收”。 紅色旅游不斷升溫,帶火了石拐村的大棚采摘。游客在沐浴紅色精神洗禮的同時,又可體會親手采摘新鮮蔬果的快樂。借此契機,石拐村還打造了“八路軍大伙房”,推出紅米飯、南瓜湯等憶苦思甜餐,滿足游客就餐需求。村民則開起了農家樂,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環境好了,設施完善了,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這些都多虧黨和政府的好政策?!痹谕獾卮蛄愎さ氖沾宕迕駨埫?,聽說了村里的新變化,便帶著妻兒回村開了個小超市,現在生意越做越紅火。
如今,在這片紅色熱土上,石拐人民繼承先輩遺志,踔厲奮發,繼續用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書寫新篇章,繪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美好畫卷,讓這個紅色革命村莊展現出別樣的風采。
本報記者 王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