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08-31 09:23:07
近年來,和順縣李陽鎮下石勒村立足自身特色資源優勢,搶抓政策發展機遇,有效激活集體經濟組織功能,積極探索“黨支部+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新模式,盤活閑置資源,壯大集體經濟,助力基層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以黨建為軸心,集約“三大資源”強化組織保障
依托換屆充實新生力量,結合“特色種植、畜牧養殖、加工業、休閑康養”四大主導產業,設置4個產業黨小組,集聚“黨小組長+黨員+群眾”新生力量,探索村級產業發展新路徑。
村“兩委”換屆后,下石勒村配套成立了黨員議事會、群眾議事組等組織,確保村里重大事項、重要決定集體研究、討論決定;嚴格執行村級組織運行六項制度,落實落細“四議兩公開”民主議事制度,以及黨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等民主監督制度,讓制度規范、干部清底、群眾明白。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換屆”,下石勒村選配了理事會、監事會成員,配套了相關制度,使集體經濟組織規范高效運行。
以發展為核心,開發“荒山荒溝”壯大集體經濟
下石勒村搶抓發展機遇,通過實施以工代賑、削山填溝平地等土地整理項目,新整理建設性用地、農用地300余畝,新建年出欄240萬只肉雞場1個、塑料包裝加工廠1個、桶裝水加工廠1個,新建菌菇拱棚30座、蔬菜大棚5座、苗圃基地50畝。通過資產資源的合理開發,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多年來,村里外出務工青年增多,土地存在不同程度撂荒。下石勒村整合資源,將集體機動地與200余畝農戶耕地進行統一流轉,引進能人大戶連片種植玉米,實現統一經營、統一管理,并按照每畝200元的價格向村集體和農戶兌現收益。
下石勒村先行先試將村集體資產資源上賬村集體經濟組織,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與菌菇種植、肉雞養殖和苗圃、蔬菜、小雜糧種植等6個專業合作社簽訂租賃合同,租金由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占比分配,不僅增加了村民收入、壯大了集體經濟,還激發了村民創業增收的積極性。
以增收為中心,通過“三種模式”引領村民增收致富
下石勒村延伸產業鏈條興辦加工企業,成立了英明塑料包裝有限公司,開發了桶裝水加工項目。 兩個項目共覆蓋1600余戶脫貧戶,人均年增收2萬元。新建集“餐飲、休閑、采摘、垂釣”為一體的石勒小鎮,年可接待閑散游客9000余人次,蔬菜大棚年可生產蔬菜水果5萬余公斤,輻射帶動近百戶農戶受益。實施“種養產業”聯動,種植玉米200畝、30座拱棚種植平菇50萬棒,預計收益340萬元,戶均增收3200元。肉雞養殖合作社覆蓋全鎮10個村783戶貧困戶2023人,人均可獲得紅利163元。
本報通訊員 杜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