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08-27 07:26:43
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和順縣橫嶺鎮立足于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產業高質高效,探索龍頭企業帶動、特色產業延鏈、聯村抱團振興模式,讓鄉親們享受到了在家門口就業帶來的幸福。
龍頭帶動,促群眾致富。面對青壯年勞動力外流,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無人照顧,甚至出現空心村的狀況,橫嶺鎮黨委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下功夫,依托當地生態環境優勢和自然資源,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目標,大力發展生態釀造產業。借全國產業強鎮、省級特色振業基地等政策東風,組織實施有機土地認證、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土地2000畝,按照“龍頭企業+規?;N植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建設原料種植基地千余畝,帶動周邊1336戶種植高粱,戶均增收2500余元。駐地企業山河醋業為省級龍頭企業,自開工建設以來,通過產業工人、半工半農的方式,為本地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實現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有效緩解了疫情影響帶來的就業困難,促進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
雙聯互動,促集體增收。橫嶺鎮黨委在集體經濟增收上動腦筋,立足特色產業,以黨建為引領,實施聯村黨委領辦聯村合作社模式促進協同發展,對產業實行一體化布局,規?;?、集約化運營,實現抱團發展增體量、多方聯動促振興的整體效應。在延長高粱種植產業鏈上下功夫,整合資源稟賦相近的8個村成立聯村黨委,在聯合黨委領導下,成立由8個村參與的農民合作聯社,實施高粱種植訂單農業,負責統一向農戶發放種子、田間地頭提供種植技術指導、采收加工倉儲運輸統一托管運營,實現了企業增效、集體增收。同時,整合上級撥付8個村壯大村集體經濟幫扶資金,以債權投資的方式聯合向駐地企業投資用于工業化生產,8個村集體經濟每年固定股份制分紅。通過上述措施,8個村每村年集體經濟增收10萬余元,有效實現特色產業延鏈補鏈,集體經濟抱團壯大。
產業聯動,促鄉村振興。山河醋業所在的橫嶺鎮陽光占村是“德盛昌”非遺老字號手工古法釀醋技藝的發源地。橫嶺鎮黨委緊緊圍繞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在三產融合上做文章。以老醋坊為載體,整合村集體閑置房屋和破敗院落,再現“德盛昌”手工釀造工藝,吸引游客聽聽醋的故事、試試醋的制作、嘗嘗醋的味道、買點特色產品,通過浸入式體驗,享受醋文化的潤澤,領略先人的勤勞與智慧。以綠谷青山為生態基地,以“一心兩站三廊四區”為空間布局,打造集文化觀光、勞動體驗、休閑娛樂、商業交流、健身康養、購物消費為一體的“生態釀造小鎮”。“一心”,即以傳承釀造文化為核心;“兩站”,即依托和順縣山西東大門的地理優勢,以弘揚晉商精神和勞模精神為主題,建設晉商驛站與勞?;?;“三廊”,即釀造文化觀光廊帶、濱河景觀休閑廊帶、森林公園健身廊帶;“四區”,即構建生態種植保育區、溝域生態康養區、農耕文化體驗區、電子商務示范區。
通過特色牽引、融合發展帶動群眾致富、集體增收、產業興旺,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促進了基層治理能力躍升,同時也讓百姓長久地吃上了特色產業帶來的“生態飯”,更讓周邊村在釀造產業鏈上做起生產、加工、觀光、文化宣傳“一條龍”配套服務,成長為鄉村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業者、從業者,讓“三農”力量成為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生力軍。
本報記者 王志敏 馬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