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2-08-24 15:41:53
“魚菜共生”種養殖大棚
一半是整齊排列的魚池,另一半是無土栽培的蔬菜,菜池里綠油油,一片生機盎然;水面上,不時泛起魚兒游動激起的水花。近日,記者走進榆次區修文鎮晟禾采摘園,“魚菜共生”種養殖大棚便映入人們的眼簾。
“魚菜共生”這種健康生態種養殖方式,是指水里養魚,棚內蔬菜則種植于水上,通過泡沫等漂浮材料將其托起,蔬菜的根向下通過浮筏的孔延伸到水中吸收養分。“魚菜共生”這種新型的復合耕作體系,把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實現了“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
相比傳統農業,“魚菜共生”健康生態種養殖模式具有節水、節約人力的優勢,且能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讓魚兒更肥、果蔬更甜。
晉中市晟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杜翔宇介紹,如今的農業必須用融合、整合的手段去發展,只有用現代化手段、技術提振鄉村振興,才能讓農業發展走出一條新路子。今年以來,杜翔宇通過與山西大學、晉中學院等院校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示范推廣了七彩番茄、沙培三郝瓜、氣霧栽培、“魚菜共生”等新品種和新生產模式。
這個“魚菜共生”大棚共600多平方米,記者走進棚里,10個藍色種植槽整齊排列。槽中水流涌動,水流上覆蓋帶孔泡沫板,蔬菜就長在孔中,一眼一株。放眼望去,滿屋綠油油。
“在‘魚菜共生’系統中,一個種植槽就是一個蔬菜生產線。菜種在‘流水線’上,靠根系吸收水中養分,快速生長。”杜翔宇掀起一塊泡沫板,解釋其中奧秘。
“一個魚池12個立方水體,可養魚3500斤?!倍畔栌钫f,如此高密度養殖,秘密在于24小時不間斷增氧,魚兒始終生活在“高爆氧”環境中。
高密度養殖,池中會產生大量排泄物、餌料殘渣。為確保魚兒健康生長,也為蔬菜提供足夠的養分,養殖池中的水被引入堆有礫石的硝化池過濾,并經微生物分解處理,轉變為可供植物吸收的養分,然后再輸送到種植槽種植蔬菜。
蔬菜吸收養分的過程,也是凈化水質的過程。經蔬菜吸收凈化后的水,又回流到養殖池。如此循環往復,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
“不僅不施肥,更不會用藥?!倍畔栌钫f,如果施用農藥,魚無法生存,也會殺死硝化池中的微生物。“魚菜共生”是綠色生態、可持續的低碳生產模式。
再過一個月,“流水線”第一茬蔬菜就將上市。杜翔宇介紹,“魚菜共生”系統生產高效、產品優質、效益可觀。一般兩個月可收獲一茬蔬菜,有芹菜、生菜、油菜等,鱸魚6個月就能長到1斤左右,可以上市。蔬菜種植槽還可套養黑魚、鱔魚等高價值水產。一個大棚,年產魚1.5萬斤、蔬菜5萬斤。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擴大‘魚菜共生’項目規模,提升種養經濟體量,同時引入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帶動更多農民共享發展紅利,讓群眾腰包更加鼓起來?!倍畔栌钚判臐M滿地說。
文/記者 馬永紅
圖/記者 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