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08-20 10:00:31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不是別人讓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
殷殷囑托重千鈞,矢志奮斗正當時。作為晉中乃至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介休市自覺扛起碳達峰碳中和的政治責任,全力走好“雙碳”目標下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煤炭產業向綠色低碳邁進
能源革命,煤炭先行。
在山西義棠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一個集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數據等技術的煤礦智能化項目廣受關注,采掘工作面無人少人操作、井下固定崗位無人值守、遠程監控、各系統智能化決策和自動化協同運行的現代化回采工作面將投入使用。以此為模式,介休市正在全面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改造,推動煤礦裝備向智能化、高端化發展。
加快綠色低碳技術攻關,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介休市相關企業積極把握國家“雙碳”戰略實施機遇,加快干熄焦、余熱余壓利用、智能煉焦、超低排放等技術改造落地,推動節能技術應用,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7月6日,歷時4個多月的籌備,山西安泰集團工業園區碳資產管理平臺正式上線。
平臺的建設依據國家焦化、鋼鐵、電力行業碳排放標準與指南,建立安泰工業園區各行業、各產品碳足跡跟蹤、碳因子庫集成、碳減排目標、碳資產交易等業務場景模型,覆蓋了洗煤、焦化、煉鐵、煉鋼、軋鋼、發電、建材、物流八大工序,涵蓋主要生產和質量監測設備數據的采集,形成“煤—焦—化—鋼—材—電—物流”工業鏈碳數據采集鏈和園區監測管理平臺,公司的碳資產管理能力得到了更大提高。
山西安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于1983年,現已發展成為全國首家以焦化行業為特征的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近年來,他們把“降碳”作為產業轉型和能源結構調整的重點,加大資金、技術投入,全面、認真、詳細、專業地摸排企業能源利用結構,分析能源利用效率、碳排放強度,診斷出企業碳利用、碳排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制訂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案,明確了具體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目前,他們已在環保節能方面投資了15億元。
為此安泰集團今年新建了2×45MW高溫超高壓煤氣發電項目,是原有中溫中壓煤氣發電機組的升級提效項目,它充分利用煉鐵、煉鋼、煉焦生產的余熱余氣資源進行產品轉化。項目建成后,在同等煤氣使用條件下,發電效率將提高1.6倍,自發電量從原先的60%提高到75%,大大減少了集團外購電量,既實現了副產煤氣的零放散,又創造了較高的效益。
加快產業綠色發展布局,優化用能結構,應用突破性低碳技術,夯實綠色低碳發展根基……綠色環保、節能減排,正成為介休市煤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引領。
介休市昌盛煤氣化有限公司180萬噸/年炭化室搗固焦爐技改項目和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項目建設有序高效推進。近年來,他們緊緊圍繞爭當能源革命排頭兵的目標,全力推進建設新型環保、產量高、技術新的焦化設備,帶動上下游產業和關聯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為焦化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形成探索出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昌盛煤氣化有限公司綠色焦化升級改造項目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2019-2030年)》綠色焦化產業集群重點項目。
山西凱嘉煤層氣發電有限公司不斷優化生產工藝流程,致力于煤層氣電力生產及相關技術服務,研發多個項目, 推進綠色低碳技術應用。其中,較為典型的項目是煤層氣發電回熱換熱系統研發,針對鍋爐做功后部分廢氣溫度較高,直接排入大氣中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的狀況,投入資金、人力研發出新的回熱換熱系統,有效降低了廢氣排放溫度,提高了生產所需熱量,發電量也因此得到提高。同時,他們推動多項低碳技術應用,實現了瓦斯發電行業的清潔、環保、低碳、節能。
山西崇光發電公司是介休市集中供熱唯一熱源點。他們新建的2×35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以“綠色低碳 超低排放”為理念,建成后可消化當地矸石、煤泥、中煤等低熱值煤400萬噸/年,在促進煤炭產業發展、減少晉煤外運壓力的同時,極大地降低了環境污染;采用了高效低溫電袋除塵器(配高頻電源)、爐內脫硫+雙塔雙循環脫硫工藝、SNCR+SCR脫硝工藝,保證機組實現超低排放指標。
綠色物流助“雙碳”目標實施
6月22日,介休市與萬物友好運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約。通過政府推動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推進新能源重卡示范運營及推廣應用。
豐富的礦產資源成就了介休“工業大市”的地位。作為全省中部重要的交通運輸樞紐,介休市擁有9條國省干道,發達的貨運物流帶來了龐大的汽車保有量。據了解,介休市現有運營牽引車及自卸車共計1萬輛,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于300萬輛家用小汽車。粗放型的產業及發達的公路貨運雖然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助力,但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踐行“雙碳”戰略,發展綠色物流,為轉型發展賦能,迫在眉睫。萬物友好作為吉利商用車集團旗下的運力服務平臺,致力于共創公路智慧綠色物流生態圈,為各類重卡物流場景匹配純電車輛及充換電站,以全生命周期綠電運力解決方案,提高物流行業運營效率,助力企業實現零碳發展。在本次合作中,雙方將以矸石轉運車輛項目為試點,進行洗煤廠煤矸石轉運車輛更換,在當地建設換電站,并逐步擴大合作領域。
作為國家首批無車承運試點企業,山西貴恩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新一代互聯網技術,打造了大宗商品智慧物流服務平臺“成豐貨運”,在破解公路貨運碳減排難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成豐貨運網絡平臺利用互聯網優勢,建立起司機與貨主的溝通渠道,有效提高車貨精準匹配,降低貨運空駛、空置、空載率,推動大宗物流及企業的全產業鏈精細化和數智化管理,逐步形成了“網絡貨運+實際承運+客戶智慧管理+車后市場服務”等多種新業態為一體的物流生態圈。截至目前,平臺累積為6000多家優質客戶提供便捷服務,整合社會車輛超53萬輛,業務遍及全國2700個縣、區,貨物總量近3億噸,平臺交易總額達254億元。
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成豐貨運正在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通過迭代和完善產品功能,深入大宗物流產業上下游,將傳統的物流場景線上化,并為企業提供智慧化定制服務,促進物流經濟新業態的發展,利用新模式、新業態推動節能減碳。同時,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對平臺企業用戶及運輸車輛碳排放源進行鎖定,利用數字化技術減排降碳,協助相關部門提供碳排放數據監測及數據分析?!俺韶S貨運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推動物流產業與綠色金融深度融合,全面促進物流行業全產業鏈低碳轉型?!鄙轿髻F恩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公轉鐵”是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舉措,也是踐行綠色發展之路的關鍵措施??偼顿Y10.5 億元的豐安鐵路專用線項目是介休市踐行“雙碳”目標的先行項目。該項目位于介休市義安鎮義安村、沙堡村,南同蒲鐵路與省道S223 之間狹長地段內。項目計劃今年10 月完成集裝箱站臺建設,2023 年11 月全部投產。項目建成后,對我市運輸結構調整,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人才支撐為轉型發展賦能
6月8日上午,安泰恩懿微藻養殖固碳項目投產。該項目的實施主體為山西安泰恩懿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二氧化碳捕捉應用、微生物體研發推廣、生物低碳研究的高技術型企業,公司核心技術NPS系統能將含有二氧化碳的燃煤煙氣合理有效地捕捉并作為微生物微藻的生長基。這一技術可以做到燃煤企業煙道氣趨零排放,實現二氧化碳高效減排。
智力資源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寶貴資源。介休市緊緊抓住省校合作契機,通過機制驅動、產業撬動、效應推動,充分借助高??蒲性核萍假Y源優勢,培育、引進節能降碳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大力推動抽水蓄能、光伏發電、制氫儲氫、全釩液流電池、鋰電池等領域的基礎研究、成果轉化和場景應用。
圍繞產業升級,與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共建礦井災害防治技術服務中心,重點組建煤礦水害基礎參數實驗室,為各礦提供“一礦一策、一面一策”的水害治理方案,全面提升各礦水害治理效果,促進礦井安全高效發展。
圍繞科學治污,與長安大學合作開展黃河流域廢棄礦山生態保護修復;與天津大學共建“介休市城市更新研究院”,市校對接磋商方案細節,推動介休向綠色低碳城市轉型;轄內企業博創納米與南開大學開展高純納米氧化鋅、精細納米新材料的研發和生產,推進“六新”產業科學低碳發展。
隨著省校合作的不斷推進,人才、科研、產業發展的“虹吸”效應漸次顯現。安泰集團與太原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的《集成電化學耦合生化、膜技術實現園區廢水零排放》項目,榮獲“2021年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介休長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合作的《生物質梯級轉化利用制化學品和炭材料》項目,獲評“2021年山西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雙方合作的《煤基瀝青短絲碳纖維中試聯合研究》項目,已完成通用級瀝青碳纖維短絲中試;山西貴恩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集美大學等高校合作攻關智慧物流等技術,研發創立的成豐貨運網絡貨運平臺目前注冊司機數41萬、貨物總量超2.3億噸,成功躋身全國網絡貨運平臺前10強,“智慧物流服務平臺”建設工作受到省政府辦公廳通報表揚。
優秀人才充滿活力,為介休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勃勃生機。今年以來,介休市繼續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以介休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循環工業園區為依托,引導優勢人才和要素有效集聚,延長焦化產業鏈條;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加速構建綠色多元能源供給體系,逐步實現由單一煤電向光伏、風電等多輪驅動轉變。如今,清潔化、低碳化正成為介休市能源消費的新名片。
本報記者 閆春暉